塞外,也称塞北,是一个历史概念。在这里,塞外特指边塞,即秦长城;塞外广义上主要指长城以北地区。塞外是近年来中国画写生的热点地区,中国美协等单位曾经多次组织全国各地画家在不同季节赴内蒙古阿尔山、宁夏银川、河北承德塞罕坝等地采风,使得更多的画家得以了解塞外风光,客观上拓展了画家的创作题材。

李明 惠远晨钟 50cm×60cm

整体来看,塞外写生是热点更是难点。说是难点,其一是写生的地区及表现的风光与其它地区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使得画家的每次采风都有全新体验,新鲜而陌生;其二,由于很多画家以往的创作中很少涉及塞外的全新风光,放眼千里沙漠,万里雪原,有时会显得束手无策,徒发感叹。当然,只要写生,这些问题都无法回避。

李明 深山哨卡 50cm×60cm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大批山水老画家,为表现社会主义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在重大建设工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本着为“祖国山河立传”的宗旨,以“笔墨当随时代”的信念,完成了从传统山水向现代表现的笔墨转型,《绿色长城》《天堑通途》都是这一时期山水画除旧布新的代表作品。但涉及塞外的名作并不多见,较有影响力的如关山月《天山牧歌》,赵望云《塞上写生集》《祁连山印象》等,在表现西北山水方面都有一定的独到之处,在笔墨表现及技法程式上均有所突破。

李明 阿拉套山 50cm×60cm

就当代山水画体系的建构而言,尤其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看,传统山水画的革新,在与时俱进中得到极大发展,时代精神得以充分彰显,山水画的内涵得到充分完善,表达手法有了较大推进。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原、京津、江浙及岭南等地区的发展依然强势,塞外范围内的东西北及新疆的山水画更是借着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的契机,获得了长足发展。以辽宁为代表的关东画派,以黑龙江为代表的龙江风、冰雪画派,以内蒙古为代表的草原画派,以甘肃为代表的敦煌画派等,都是新千年崛起的地域画风,这些风格不仅继承和复兴了中国古代绘画传统,也为中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李明 罗布人家 45cm×60cm

山水画传统博大精深,其中最核心的传统来自宋元,尤以北宋为最。北宋是山水画成熟和崛起的重要时期,各种技法章法趋于完善,是后世学习的范本。但由于北宋山水画家少有塞外游历,所创之树法、石法、水法等皆源自中原及江南等地,客观上无法探索表现塞外地域的成熟技法,亦缺乏成熟样式。反倒是同期辽代的契丹绘画,显现了强烈的地域性,一度呈现了颇具活力的发展。我们今天通过墓室壁画的咫尺天地,依然能够一睹其风采。不过,正是因为塞外题材的少有表现,也为当代山水画家提供了重塑经典的机会、再造高峰的空间。

李明 葡萄沟途中 50cm×60cm

写生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显而易见,面对全新的客观物象,却没有与之相协调的程式化表现手法,因此只能具体物象具体看待,有时也采用一些西画的写生手段,这样不会影响作品的意蕴和笔墨趣味的纯正性。山水画笔墨表现的程式感十分重要,它需要画家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发掘总结。身处塞外省份的画家与其它地区画家面对北国风光时,相应地,塞外画家的情感认同更深厚,观察更敏锐,理解更深刻,投入的精力更大,获得的成果也更丰硕。于志学创冰雪山水画法,卢禹舜对赛外风光主观表达的理想化境界,冯大中细腻壮美的长白风雪手法,白云乡秀劲而写实的茫茫雪野等,都是对塞外山水表现手法在传统意义上的经典开拓,值得研究和借鉴。

李明 阿勒泰深处 45cm×60cm

总之,塞外写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不仅是画家感受生活、记录生活、搜集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也是画家面对自然山川抒发情感的最直接的方式。面对全新景物的挑战,对景写生更能体现出画家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养。当画家置身于塞外山川草木中的时候,只有全身心地去感受、体会、融合、升华、才能在写生创作中实现真正有价值的突破。(作者系河南省书画院院长李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