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造車新勢力因爲沒錢挺不過寒冬。

造車新勢力博郡汽車董事長兼CEO黃希鳴在公開信中將原因歸爲錯失融資造成現金流問題,“公司在融資節奏方面出現了重大失調,錯過了很多融資機會,給公司的現金流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博郡汽車的“錢荒”首先發於一則供應商所披露的業績預告中。

今年1月份,博郡汽車的供應商北斗星通導航公司在《關於2019年度業績預告暨資產減值風險提示性公告》中稱,由於博郡汽車資金鍊緊張、整車整體項目處於停工狀態,該公司自2019年7月開始拖欠賬款,屢次未按照約定回款,應收賬款減值約617萬元。這份公告裏稱,從博郡汽車的經營狀況來看,回款可能性比較小。

實際上早在去年,各大社交平臺上就屢現博郡汽車員工發出討薪的聲音,多名員工成長達7個月沒有收到工資,甚至社保醫保都沒有交。

今年4月,上海閔行區披露一則上海思致汽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拖欠勞動者報酬的處理決定書,要求該公司及時發放600多名員工的工資欠款,而上海思致正是博駿汽車旗下企業,後者持有97.9763%的股份比例。

博郡汽車也早已資不抵債。

在一份2018年的公開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博郡汽車總資產約爲5.5億元,淨資產爲5700萬元,全年營收5700萬元,淨虧損4.79億元。

爲什麼沒有錢?黃希鳴在公開信中表示,此前天津和南京的地方政府答應的總計25億投資,都沒有落到實處,這直接使公司陷入了困局。

有消息人士透露,此前南京和天津市政府分別承諾將投資博郡汽車15億元和10億元,但是經由政府換屆,投資款突然就了無消息了,而且多次溝通也沒有成果。

按照博郡汽車本來的計劃,今年下半年預計將實現iV6量產上市的,但是由於融資遲遲不到位,導致該計劃仍然停留在“接近量產”的階段。有博郡汽車內部人士稱,iV6已經有半年沒有動靜了。

從博郡汽車的融資史來看,上一輪融資還是一年前的6月份,來自銀鞍資本、盛世投資、中科產業基金、住友商事、寶時德、浦口高投等投資方的25億元融資。但實際上,對於燒錢的新能源造車來說,25億元僅僅是杯水車薪。

也有消息人士稱,不僅地方政府承諾的融資打了水漂,之前的25億元融資也並沒有完全到位,2016年到2018年之間所稱的4次融資也沒有披露具體的融資數額,因此,博郡汽車其實早就沒有錢了。

爲了解決眼下的困境,黃希鳴在公開信中表示,決定重新定位公司的商業模式,爭取創造正向現金流。言外之意,即是博郡汽車將放棄造車,轉化爲供應商。

博郡汽車實在是太燒錢了。

資料顯示,2016年成立後,博郡汽車先是宣佈投資100億元在南京建設純電動整車製造基地,第二年又投資50億元在淮安建了個思迅新能源公司.2018年11月,又宣佈投資35億元在上海臨港興建博郡汽車新生產基地。2019年9月,爲了獲得造車資質,博郡汽車又宣佈出資20.34億元與一汽夏利聯手成立合資公司,還要承擔一汽夏利約4.1億元的相關債務。

但實際上,此時的博郡汽車早已囊中羞澀,已拿不出錢償還這筆債務。據悉,博郡汽車到目前只向合資公司實付1410萬元,與協議中承諾的10億元首期款相差甚遠。

顯然,在車市下行和疫情導致的經濟寒冬雙重影響下,各方資本對於造車新勢力的態度已經變得冷靜,投資熱度已經褪去,造車新勢力在今年顯得格外艱難,博郡汽車也絕對不會是第一家與車市告別的造車新勢力。

爲了解決資金難題,博郡汽車也考慮過登陸科創板,但是今年的瑞幸咖啡事件,無疑讓投資者們和監管部門對互聯網燒錢型企業有了警惕之心.博郡汽車想要上市融錢的計劃,還沒踏上就被勸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