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两种电动车:一种是特斯拉,一种是完爆特斯拉。

完爆了这么多年,绝大部分前赴后继要挑战特斯拉的车,最终还是在硬指标上追不上特斯拉。就拿最早面世的Model S来说,100D长续航版的NEDC续航里程达到660公里,而目前能超过这个数值的只有最近上市的小鹏P7(706公里)和特斯拉自家的Model 3(668公里)。

不过,小鹏P7的冠军宝座恐怕做不了多久了。6月17日,特斯拉美国官网上架了Model S长续航Plus版,EPA续航达到647公里(402英里),比100D车型提升了接近20%的续航里程。我们按EPA续航折合1.3倍NEDC续航粗略估算一下,Model S长续航Plus的NEDC续航大概能到840公里,妥妥的够我从上海回山东老家了。

当然,NEDC循环测试远不如EPA循环测试苛刻,后者要更接近日常驾驶的实际续航,Model S长续航Plus的647公里EPA续航里程在江浙沪跑一下个小长途完全没有压力。而这款特斯拉重夺续航冠军的Model S目前正在做国标的测试,不久后就会登陆中国市场。

特斯拉总是喜欢打破传统汽车的规矩,从2012年开始交付,Model S 已经面世有9年之久。按照现在传统的换代节奏,Model S都该出第三代了,但特斯拉就是没给Model S换过代,即便如此,Model S一直保持着行业标杆的姿态。

不是对手不给力,而是Model S拥有强悍的持续进化能力。自从特斯拉引入OTA的概念,行业内就兴起了OTA的热潮,但鲜有车型的OTA功能能够像特斯拉那样覆盖到底盘、刹车和动力系统,升级频率也远远不及特斯拉。同时,在硬件方面,特斯拉也在不断为Model S优化提升,而传统车企的车型在上市之后就不会再有所改动。

这次Model S长续航Plus就是特斯拉独特产品理念的生动写照。从外观看,新车和老款车型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但内在却有着巨大的变化。为了提升续航,特斯拉从5个方面对Model S做了优化。

1,增加电池容量: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提升续航的方式。特斯拉没有公布长续航Plus版的电池容量比长续航版增加了多少。但是工作人员介绍,电池容量的增加幅度没有20%的续航提升幅度那么大,这也就意味着,特斯拉还在其他方面做了一些功夫。

2,减轻车重: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纯电动车,整车重量都是效率、性能的敌人,电动车对重量要更加敏感。特斯拉将最新的两款车型——Model 3和Model Y的工程设计和制造中汲取的经验应用在了在Model S长续航Plus上,例如,标准制造的座椅部件,在电池组和电机中使用的重量更轻的材料。

3,优化轮组:和Model S 长续航版相比,Plus版车型更换了空气阻力更小的轮毂盖,轮胎则采用了特斯拉定制的低滚阻轮胎,二者相配合提升了2%的续航里程。

4,提高动力系统效率:为了平衡性能和续航,Model S采用了前永磁同步电机+后交流异步电机的双电机动力组合。在Plus版车型上,特斯拉用电动油泵代替了机械油泵,该电动油泵能够带来更好的润滑效果,减少摩擦带来的能量损失。同时,,Model S长续航Plus版车型还对前部永磁同步电机的变速机构进行了改进。动力系统的优化使得Model S的高速续航里程提高了2%。

5,效率更高的能量回收系统:Model S长续航Plus版加入了单踏板模式,也就是松开加速踏板后,车辆可以依靠能量回收系统刹停。为了保证舒适性,单踏板模式只会在较低的车速和减速度生效,但也足以回收比以往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能力。

在目前充电时间长和充电条件差的前提下,续航里程依然是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最看重的指标。在其他品牌还在四、五百公里续航区间里混战的时候,特斯拉再次将标杆树立在了EPA 647公里、NEDC 约800公里的节点之上。

客观来说,特斯拉在理念上再次走在了电动车领域的前端。目前,部分车企对于对于“续航焦虑”问题,选择的都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增加电池容量,譬如蔚来,为了提升续航,将在今年第四季度交付100kWh电量的大电池;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也通过改变电池的装配形式或材料,来提升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以期在更小的重量内提供更多的电量。

但一味增加电池电量并非长久之计。一方面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电池能量密度越高,稳定性和安全性越差;其次大电池多带来的大电量并不一定能够实现相对应的长续航。并且在充电技术并未得到突破性发展之前,一味增加电池电量意味着更长的充电时间,减弱了纯电动车的实用性。

从特斯拉Model S长续航Plus上可以看出,尽管电池电量增加不多,但特斯拉通过空气动力学优化、电池控制逻辑优化等措施,在有限电量的前提下,取得了更多的续航里程,这其实代表着纯电动汽车“增程”的正确方向。这不仅强化了特斯拉自身的领先优势,也是其强大的设计能力的体现,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其品牌力。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时期成长起来的80/90后,对科技有着极度的崇拜。凭借在自动驾驶、三电、整车级OTA等方面的优势,外加马斯克个人以及Space X的光环,特斯拉在年轻消费者,尤其科技极客中拥有着极高的人气。像Youtube数码科技博主MKBHD、Bilibili百大UP主影视飓风Tim都是特斯拉的车主。

以科技主导的品牌形象,加上更亲民的价格,让国产后的特斯拉势如破竹。继今年3月份后,Model 3 5月份销量再次破万,达到11095辆,并且是远远地甩开第二名7000辆之多。未来磷酸铁锂电池版车型推出后,Model 3的价格势必会进一步下探,特斯拉的攻势将更加猛烈。

当然,作为一家年轻的新晋车企,特斯拉不是没有风险存在。随着交付量的逐渐提升,不断有车主反映特斯拉的做工质量问题。在传统车企的造车理念中,质量这关乎一个品牌的口碑和长足发展,质量管控往往是最不容有失的环节。特斯拉虽然在产品力方面鲜有人能及,但随着传统车企纷纷开始向电动化转型,对手的赶超速度就逐渐加快,对装配质量和工艺的完善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