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2年,也就是秦昭王45年,白起率領大軍進攻韓國的野王城,野王城守將投降了以後,韓上黨郡就與國都就被切斷了聯繫。上黨郡的太守馮亭不願意投降秦國,請求讓上黨郡做趙國的國土,這樣就可以韓趙軍隊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秦國。

趙孝成王聽到這個消息心裏很高興,立刻派平原君趙勝很馮亭辦理交接手續。

平原君趙勝勸趙王說:上黨郡我看還是不要接受,接受它會給趙國帶來災禍的。

趙孝成王說:什麼災禍,想多了吧。我們趙國可以白白得到一個大郡,天下還有這麼好的事嗎?平原君怕掃了國君的興,也不好再說什麼。

趙國這邊心情倒是高興了,白白獲得了一大片國土和幾十萬人口,趙王讓馮亭做華陽君。可是秦國這邊肺都要氣炸了,自己努力奮戰的結果,卻讓趙國撿了個大便宜,秦國上下怎麼都咽不下這口氣。

第二年秦國就派出大將王齕加速進攻韓國,打下了上黨郡,上黨郡的百姓都跑到了趙國長平,趙國在長平駐軍,並且接應上黨百姓,繼續抵擋秦軍的進攻。秦國大將打下上黨郡後,就馬不停蹄地進攻趙國,趙國方面派出老將廉頗抵擋秦軍。

經過四個月的交戰,秦趙軍隊交戰互有小勝負,誰也佔不到便宜,不過廉頗是老將,這人挺奸詐的,躲起來了,不與秦軍決戰,想要消耗秦軍,畢竟秦軍是外來戶,如果持續下去,對秦軍很不利。王齕想要交戰,廉頗高掛免戰牌,眼看着時間消耗,糧草將盡,秦軍佔不到任何便宜,秦王也是十分着急!

秦王着急,但是不糊塗,他把手下的文武重臣都叫來,讓大家討論出一個解決問題方案,還別說,秦國真的有高人,這高人不是別人,正是應侯範睢,範睢當時已經是秦國的國相,他給秦王獻出了一條妙計,從此趙國開始走向衰亡。

範睢的妙計是派人用重金向趙國重臣行賄,讓這些人不斷的反覆的對趙王說:秦國軍隊害怕趙國的人裏面,只有馬服君的兒子趙括,要是他領兵上陣,秦軍肯定撤退,對廉頗並不放在眼裏,建議趙王把廉頗換掉,換上趙括。趙王見這麼多大臣都這麼說,就信以爲真把廉頗換掉了,讓趙括去前線!

秦國軍隊見廉頗已經被換掉,就祕密也把自己的主將換成了白起,王齕給白起打下手,但是趙國卻不知道這個消息,因爲秦國做了很嚴格的保密工作,所以趙國上下並不知道秦國已經換將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