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相信大家都已經過上“枯藤老樹昏鴉,空調wifi西瓜”的生活了,很多人甚至覺得夏天的命都是空調給的,這句話雖然略顯誇張,也不無道理。在空調普遍使用的今天,人們早已不能耐受夏季氣溫的悶熱,每家每戶、商場、大廈,只要是有頂的地方空調全都開足馬力,對抗酷暑高溫,在高溫的天氣下走進空調房,不得不讓人感嘆人類的快樂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且枯燥...

夏日“生存指南”

但是你的“命”是空調給的,“空調病”也是空調給的。伴隨着空調的高度使用,“空調病”已經成爲了一個高頻詞經常掛在嘴邊~那麼“空調病”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空調病”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疾病,並沒有任何醫學指南收錄這個「病」,嚴格來說它本身也並不符合疾病的學術定義,而是一個社會學的統稱(也就是俗稱),大衆把與空調有關、以及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工作、生活,因空間相對密閉、空氣不流通、室內外溫差較大而出現鼻塞、頭昏、打噴嚏、耳鳴、上呼吸道感染、關節痠痛等症狀統稱爲“空調病”。不過大部分人在離開空調房之後,各種症狀基本都能得到緩解、消失~

空調病怎麼預防“空調病”,最大程度降低“空調病”的發生?

1、空調溫度不宜過低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習慣,到了夏天總是會把空調的溫度調的很低,然後裹着棉被,感覺這樣非常舒服。但是由於室內和室外溫度相差太大,忽冷忽熱間一旦人到了室外,身體會突然無法適應,造成各種不適,有的人甚至會出現暈眩、頭疼、鼻塞、流鼻涕等症狀,若長時間處在低溫空調房內,還會導致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

溫差過大引起“空調病”

所以,開空調時一定要合理調節室內溫度,確保室內外溫差在合理範圍內,一般溫度控制在25℃-27℃,室內比室外低3℃~5℃爲佳。在大汗淋漓時更不能不要直接吹冷風,這樣降溫太快,很容易發病,可以先把身體的溫度下降,擦乾汗液,待毛孔收縮之後再開空調~

2、注意空氣流通、增加空氣溼度

空調不僅是一臺製冷器,還是強大的抽溼器!長時間使用空調導致空氣乾燥也很容易影響健康。長時間呆在乾燥不通風的環境下,皮膚、鼻粘膜、氣管粘膜丟失水分,會引起功能紊亂,各種病毒、細菌就會趁虛而入,從而引起疾病。

預防“空調病”

開空調時溼度儘量控制在40%~60%是最合適的。這一溼度下,病原體致病力、傳播能力會迅速下降。而空氣溼度適宜,人體也會感到更舒適。同時記得多喝水,補充水分。要想避免空氣過於乾燥,可以每過一段時間開窗透透氣,或者在室內放加溼器或一盆水來增加溼度。

3、定期清洗空調

定期清洗空調

每年在使用空調前,一定要請專業的師傅對空調進行徹底的清洗。空調是夏天防暑降溫的必備,但也是細菌滋生的搖籃。而且爲了保證空調的製冷制熱效果,開空調時我們都會緊閉門窗。長時間不清洗的空調會有很多積灰,細菌、病毒最喜歡藏在污垢叢中,在使用空調時就會從出風口吹出,隨着呼吸被人體吸入,所以使用空調前別忘了給空調做一次徹底的清潔衛生。

向“空調病”說“不”!

夏天以它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時候也向我們發出了“烤”驗,我們在應對酷暑的時候千萬不要搭上自己的健康哦,合理使用空調,向“空調病”說“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