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年數以百萬計的高校畢業生而言,在哪一座城市開始第一份正式工作是人生中最爲重要的選擇之一。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嶽昌君教授曾就此做過一輪調查研究。結果表明,高校畢業生們選擇工作地點時存在兩種顯著傾向:回生源地就業或在學校所在地區就業

作爲我國最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之一,“雙一流”高校們所培養出的優秀人才對於所有城市都是極受歡迎的香餑餑,那麼“雙一流”高校的畢業生會選擇返回生源地還是留在學校所在地區就業呢?

基於此,青塔數據團隊根據各大高校發佈的《2019年就業質量報告》,統計梳理了66所“雙一流”建設高校2019屆畢業生的省內生源佔比和學校所在省份就業佔比,從這份數據中,我們可以對“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們的選擇有所瞭解。

多少學生留了下來

從圖中數據來看,本省就業率超過70%的高校無一例外全部都處於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等東部經濟發達地區,這些地區良好的就業環境和發展前景爲畢業生們的停留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而留下就業的畢業生人數超過本省生源人數5倍以上的高校,則全部都位於北京,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等。

相較於東部經濟發達地區,中西部地區高校的畢業生對於留在學校所在地就業的興趣相對較弱。在這66所高校中,四川農業大學、貴州大學、西北大學、雲南大學的本省就業率雖然都在六成以上,但這個比例與其本省生源比例幾乎相當。其中貴州大學67.33%的本省就業率比76.82%的本省生源率還低了近10個百分點,有相當一部分貴州本省生源在畢業之後同樣選擇離開了貴州。

而對於東北三省而言,高校畢業生的人才流失問題則尤爲嚴峻。在納入統計的東北地區高校中,本省就業率相對較高的遼寧大學、延邊大學和東北農業大學也不過只有40%左右的比例,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本省就業率甚至只有11.89%,不到哈工大本省生源數量的一半,如何改善就業環境、留住高校畢業生是東北地區亟待解決的難題。

那麼,這些高校畢業生在畢業之後都去哪裏了呢?

哪些城市最具吸引力?

在相關機構公佈的《2020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報告中,我們找到了一部分答案。

在這份統計中,北上廣深4座城市毫不意外的位列榜單的最前列,吸引了全國近四分之一的應屆畢業生。

不過在應屆生人才流入佔比最高的前十座城市中,位於中西部地區的成都、鄭州、西安同樣佔有一席之地,對應屆畢業生有着相當不錯的吸引力。

而這20座城市,幾乎全部都爲一、二線城市,可見城市的發展狀況是畢業生們在異地求職時考量的關鍵因素。

嶽昌君教授的研究成果同樣說明了這一點:就業地的人均GDP是影響畢業生選擇的重要變量。從畢業生流動的方向而言,畢業生們主要是從經濟相對欠發達的中西部內陸省份相發展程度較高的東部沿海省份流動,中西部地區內部的跨省流動也在向少數經濟發展條件較好的城市聚攏。

不過這種跨省流動很大程度上也是出於高校畢業生的特質,在《2020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報告對於跨省人才的人羣畫像中,年輕人、職場新人、高學歷者和高收入者更容易出現跨省流動的情況,這與高校畢業生尤其是雙一流高校畢業生的特徵相當吻合

對於年輕的畢業生們而言,選擇一座遠方的城市作爲自己人生下一站的起點,或許只是出於一種“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簡單想法。何況人才的跨區域流動本身就是地區之間交流學習借鑑的重要途徑,懷揣着“趁年輕去經濟發達地區工作學習,而後回去建設家鄉”想法的高校畢業生想必也不在少數。

來源:青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