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表示,2020屆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再創歷史新高。

雖然每一年都有“最難畢業季”的說法,但今年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下行壓力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就業形勢更復雜嚴峻,堪稱“最難畢業季plus”

形勢嚴峻,應屆生求職偏向“理性”

形勢的嚴峻性最先體現在“簽約率”的縮水。

據《2020應屆畢業生春招求職報告》則顯示,在參與調研的應屆畢業生中,已成功簽約的僅佔25.73%,未簽約的高達74.27%。

連211名校-北京科技大學都哭訴,往年到5月份,該校手上還沒有拿到offer的學生比例一般在20%以下,今年則超過30%。

而在阿熊的求職交流羣裏,也有不少童鞋零offer,好好的孩子都急哭了!

導致簽約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在疫情的大環境下,企業爲了保障足夠的現金流維持運作,縮招和停招成了首選。

據教育部日前的調研結果顯示,9.9萬家就業單位中,有16%取消了春季招聘,湖北最爲嚴重,21%取消。

二是縮招帶來的直接影響——招錄比大幅下降。

據《2020應屆生春招趨勢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在春招季(2月3日春節假期結束以來)活躍求職的2020年應屆生較2019年增加56%,但企業對應屆生的招聘需求規模同比下降22%,供需關係發生重大變化。作爲應屆生崗位創造主體的小微企業(100人以下)應屆生需求同比降幅達到60%。

招聘規模縮減意味着就業競爭加大,爲數不多的席位更要留給“精英中的精英”。

某央企地產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春招競爭異常激烈,一個崗位招2、3個人,能收到1000多份簡歷,面試官都頭疼,“太優秀,不知道選誰”(這小嘴真會說)。

京東方面則表示熱門崗位競爭激烈,“比如營銷崗的招錄比是1:400,投資類崗位則爲1:1000”。

既然招人這麼難,那待遇是不是會好點?

根據調查顯示,近80%的2020屆大學生期望月薪在8000元以下。

形勢如此嚴峻,對於首份工作的預期薪資,今年應屆畢業生的“估價”也整體偏向理性。

部分崗位需求不降反升

從行業角度分析來看,疫情對於傳統行業的衝擊可見一斑,生產製造、線下服務、金融、進出口等行業紛紛在疫情期間放緩腳步。

從數據可見,崗位收縮程度最大的是金融行業,其應屆生招聘需求較2019年同期下降超過50%。此外,受國外疫情影響,貿易與進出口行業也受到二次衝擊。紡織、小商品等領域外貿訂單數急劇下降,應屆生崗位數量也隨之大幅收縮。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行業多以輕資產爲主,天然能適應在線上辦公,且歷來對新生力量展開懷抱,因此即便在疫情期間,互聯網行業對於應屆畢業生的需求仍然較高

招聘規模較往年不降反升,例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商用5G等行業的應屆生崗位同比均有所增長,薪資水平也是遙遙領先。

當然,爲了讓“嗷嗷待招”的畢業生們順利畢業、儘早就業,從中央到各地都出臺了一系列硬核舉措。快看看你的求職意向地都給了啥“錢途”。

多舉措助力畢業生就業

1/招收40多萬畢業生補充教師隊伍

教育部率先出馬,將招收40多萬高校畢業生補充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隊伍,而且還可以適當放寬招聘條件、降低或不設開考比例等方式,引導畢業生去艱苦邊遠地區任教。

教育部和財政部還聯合下發通知,2020年全國計劃招聘特崗教師10.5萬名,強調2020年特崗教師招聘不將教師資格作爲限制性條件,以年齡不超過30週歲的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畢業生和師範專業專科畢業生爲主。

2/廣東、安徽、天津“真金白銀”發就業補貼

廣東提出,廣東高校學生畢業2年內到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社會組織等就業,或到鄉鎮(街道)、村居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含參加政府部門組織的服務基層項目,機關事業單位編內人員除外),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參加社會保險6個月以上的,按每人3000元給予補貼;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就業的,按每人5000元給予補貼。

安徽規定,當地高校畢業生與小微企業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將從就業補助資金給予畢業生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就業補貼。

此外,廣東、安徽、天津還對湖北籍應屆畢業生一次性分別給予2000元、1500元、3000元求職創業補貼。

3/北京、上海、浙江、陝西國企、事業單位定向招聘畢業生

北京指出,2020-2021年,北京市事業單位空缺崗位主要用於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含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疫情防控相關衛生機構等事業單位需緊急補充醫護人員和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且招聘高校畢業生的,可簡化程序,採用綠色通道招聘聘用,相關手續可待疫情結束後補辦。

上海要求,上海市屬和區屬國有企業在今年招聘計劃中,安排不低於50%的就業崗位面向高校畢業生定向招聘。

浙江更規定,今明兩年國有企業拿出不少於50%的新增崗位招錄高校畢業生;今年將新開發1萬個基層崗位用於招錄高校畢業生,並確保收入不低於當地上年度全社會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陝西明確,今明兩年事業單位空缺崗位70%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要根據崗位需求合理設置招聘條件,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崗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

4/湖北、河南、重慶投資金、供場地扶持創業

湖北明確,政府投資開發的孵化基地等創業載體安排一定比例場地,免費向湖北高校畢業生提供。對符合條件的大學生創業項目給予資金扶持。

河南提出18條硬核措施,包括:擴大就業規模,國企招人50%以上應是應屆畢業生;擴大招生入伍規模,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計劃擴大20%以上;加大求職創業補貼,符合條件可申請2至15萬元扶持資金等,河南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可按個人不超過20萬元、小微企業不超過300萬元申請創業擔保貸款。

重慶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實施“優創優幫”在校大學生創業扶持計劃,每年在重慶高校畢業生中擇優遴選30個項目,給予一定立項資金,並安排導師跟蹤幫扶1年。實施“渝創渝新”大學生創業啓航計劃,每年擇優遴選100個左右項目,根據項目質量給予一定資金補助。

春招仍在繼續,明天會更好

除了國家這些助力措施,也有不少企業表示“理解特殊時期”“選擇延長春招校招時間”,阿熊預計在5/6月份,仍會有大量企業繼續放出校招崗位。

2020年我們都遇上不少難關,重啓2020也不過是不甘心的調侃。

但即便起點困難重重,只要大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好求職前的充分準備,職場裏是沒有所謂的“輸在起點”的,下一個逆勢翻盤的沒準就是你!

本期編輯:帥到爆炸的阿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