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睿智的靈魂

都置頂了毒雞湯

1

近日,58同城在對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專科及以上應屆畢業生調查的基礎上,發佈了《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告》,刻畫了今年畢業生求職就業的情況。

報告顯示,超40%的畢業生找到工作,93%的畢業生表示願意加班。

如果兩個數據分開來看,我個人覺得93%的畢業生表示,願意加班有少許不真實。

但是如果兩個數據合在一起看,93%的願意率也不無它的道理。

金三已過,也才僅有40%左右的就業率。

再不願意加班,估計連加班的機會都沒有。

2

如果用一個四字詞來概括2020年應屆生的現狀:難上加難。

雖然每年畢業生都“太難了”,但是今年的應屆生,纔是真的“太難了”。

據統計,2020年的高校畢業生達874萬,又創新高。

龐大的應屆生羣體,卻無法匹配上足夠的招聘需求。

受疫情的影響,中小微企業裁員的裁員、倒閉的倒閉、破產的該清算就清算。

於是乎...

本來實習好好的,現在也不用回去了,因爲公司沒了。

疫情前本已經拿到offer,但是經歷了短短几個月過後,HR通知縮招了,撤回錄用。

早就想好現在家躺屍一兩個月後,再好好找工作的計劃也泡湯了,只能繼續家裏蹲。

寒冬襲來,無論是企業,還是應屆生,都逃不過。

對於應屆生,疫情打亂了他們所有的計劃,疫情將他們一下子從象牙塔尖拎到了社會大門前接受社會的毒打,那麼的猝不及防,那麼的沒有一絲絲準備。

對於一個“自覺啥都不會”的應屆生小白,進入社會的心理準備沒做好,對職場、工作的一片空白,再加近年企業大量的縮招。

集合在一起,簡直就是對應屆生的暴擊。

我一個朋友,也是今年應屆生,在沒有疫情前,她的擇業條件是:薪水4500以上,不加班,正常雙休。

疫情之後,她投了六十多份簡歷,只收到了十幾封的回信邀請她去面試,面試一輪又一輪,最終選了一家薪水3500加提成,週末單休,需要經常加班的工作。

我打趣問她:“怎麼一個疫情,就讓你把要求降那麼低了,你以前不是說絕不要加班嗎?”

她說:“我不加班,估計我現在就還在家裏摳手摳腳,我向這個大環境屈服了。”

在求職寒冬之下,如果有幸能進入到線下面試,當HR問:“同學,你能接受加班嗎?”

想必,大部分的正常人都會回個願意吧。

加班就就業,不加就待業,二選一,你選哪個?

3

回到該條微博上,數據顯示93%畢業生表示願意加班,可見畢業生投身職場,努力工作的態度十分積極。

且不說93%中,有多少畢業生是心不甘情不願,但無可奈何下選擇的願意。就單憑這句話,細品,有點“996是福報”的味道。

什麼時候,加班就是反應工作積極的態度?

按這樣個道理,是不是越加班就代表越積極?

而那些效率高,能按時完成工作內容輸出的人,就不是積極的工作態度嗎?

現實職場,老闆不會爲你的“努力”買單,他們買的,只是你輸出的“結果”。

之前董明珠罵哭一位男主管,男主管委屈,他叫冤道:“我天天帶着團隊加班,天天睡公司。”

對此,董明珠這樣回應:“你勤奮但不一定有收穫,不能因爲你辛苦,你天天在這裏上班,出個不好的東西,我還要買單。”

加班,並不是不可以,但是加班也分兩類:無用加班、有用加班。

無用加班,一個身處一個天天叫囂狼性文化公司的人,無奈被迫願意跟同事一塊加班,但又不想做事,只能靠着混點混到下班。

不能換取成果的加班,不叫積極,叫做敷衍。

而有用加班,有可能那個人可能已經把手頭的活忙完了,自願留下來拓展一下新的工作方向,或者是整理一下工作計劃,這樣的加班,纔是的的確確的在用主動換取積極的成果。

什麼事都有兩面性。

單純從加班的行爲來評價一個人是否擁有積極的工作態度,太過片面,純屬雞湯。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有個小主管,在公司兢兢業業打拼12年,依然是個小主管。

他不服氣:“我在這工作12年,沒日沒夜,天天加班,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難道你們都沒看在眼裏嗎?”

他的領導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你的工資不是按“努力”來結算的。

在職場中,是否能輸出好的結果,爲公司帶來正面價值,纔是用來考察一個成熟的職場人是否擁有積極的工作態度的重要因素。

4

我們不能片面的用加班,衡量一個人對工作的上心程度和積極性,但也要承認加班將會在職場生涯中長期存在。

常在職場混,哪能不加班。

這也是初來乍到的職場菜鳥們,首先要面對並接受的一個現實。

既然加班已成客觀事實,那麼我們能選擇的,是在加班這個過程中,要用哪種態度去面對,要用什麼行動去完成加班。

客觀的從投資回報率來說,從大學畢業到三十歲前,年輕人的職場黃金時間是剛入職場開始往後算的五六年間。

這段時間,年輕人的身體和精力是最旺盛的,也是最激情昂揚的一段時間。

也只有這些年,不用顧忌養老問題,也不用考慮娶妻生子買房買車。

這段時間,大可以將自己全副精力投入到回報率最高的事業當中去。

而在無可奈何的加班環節,選擇用積極的一面去對待,並主動鑽研工作。

你所獲得的,也許真的不僅僅是給公司出“好結果”,也還是給自身的一個增值。

當然,如果覺得加班混混就算了。

那公司只會爲加班的那幾個小時給你結算加班錢,但絕不會爲你人生所耗費的那幾個小時買單。

這裏要分清楚,雖然都是同樣的幾個小時,但一個是加班的幾個小時,一個是你人生中的幾個小時。兩者意義是不一樣的。

近日,安徽省會合肥嚴查市直機關上班時間上網炒股票、看影視、玩遊戲、購物等私人行爲。

就是開始嚴禁上班渾水摸魚。

其實作爲不是機關單位人員的我們,也是一樣的。

上班、加班都是客觀存在,渾水摸魚還不如實打實幹來得有意義。

班都上了,加個幾個小時的班,即使真的不想工作,看看別的東西,提升一下自己的知識儲備量,也不失爲一個好計策。

畢竟說是加班是爲公司加,但是渾水摸魚,混的是自己的人生,流失的也是自己的時間。

文 | 毒哥&吳小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