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新聞網訊(記者鄭陽 楊詩野)近日,遼寧省下發了《關於印發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若干舉措的通知》,6月18日,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段君明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佈會上介紹了該文件出臺的背景、過程和主要內容。

段君明介紹,今年遼寧省應屆高校畢業生預計有29.27萬人,較去年增加4700人。受疫情影響,目前遼寧省各類線下招聘活動尚未全面恢復,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低於去年同期水平。同時遼寧省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濟增速趨緩、社會投資減少,對就業的拉動能力減弱;吸納就業能力較強的小微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服務業等未完全實現達工達產,用工需求不足。此外,部分企業爲降低成本優化崗位結構,崗位有所減少。解決這些問題,迫切需要更有針對性的舉措。

遼寧省委、省政府一直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作爲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若干舉措》從解決高校畢業生“人到哪裏去”、補貼政策“資金哪裏來”、工作任務“誰來抓落實”三個問題入手,以真招實策、真金白銀、真抓實幹促進就業創業。各項措施協同性較強——實現了企業吸納用工、畢業生自主創業、升學入伍、基層招錄選聘和政府兜底安置困難羣體等各項措施的無縫銜接;同時兼顧了政策的公平性、政策優化精準性和操作靈活性。

《若干舉措》包括四個部分共17項措施。

鼓勵高校畢業生市場化社會化就業。一是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造有利條件。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力度,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實施援企穩崗擴崗計劃,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二是鼓勵用人單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各類企業和社會組織招用應屆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給予最長12個月的社會保險補貼和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國有企業今明兩年也將連續擴大高校畢業生的招聘規模。三是拓寬以工代訓範圍。對各類企業新招用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按月給予企業職業培訓補貼,補貼標準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其中農村戶籍和符合困難條件的,補貼標準可上浮20%。四是優化人力資源服務。對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爲應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免費提供職業介紹服務實現就業的,按照每人2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就業創業服務補助。爲省內高校符合困難條件的和應屆湖北籍畢業生,發放不低於1000元的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通過以上措施,減輕企業人工成本負擔和畢業生就業成本,穩定和擴大就業崗位,最大限度調動企業吸納畢業生就業的積極性,有效擴大今年畢業生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爲畢業生創造更加有利的就業環境和空間。

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一是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繼續實施“特崗教師”“三支一扶”計劃,在承擔國家和省、市科研項目單位中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加大政府購買面向鄉鎮(街道)、村(社區)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事項工作力度。二是鼓勵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後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險補貼。實現靈活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可免費參加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三是扶持高校畢業生創業。高校畢業生創辦企業、從事個體經營和網絡創業,最高可申請2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並給予創業場地補貼。應屆高校畢業生可參加免費創業培訓,對符合條件的培訓機構給予創業培訓補貼。四是完善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體系。省裏每年給予10家優秀孵化基地每家最高500萬元的專項補貼。在加強重點創業平臺建設過程中,增加幫助高校畢業生創業的比例,並承諾爲畢業生提供1年以上的免費場地支持。五是做好疫情嚴重地區和困難畢業生就業幫扶。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等符合困難條件的我省高校畢業生和湖北籍在遼高校畢業生,利用公益性崗位等措施予以兜底安置。同時,擴大升學和參軍入伍的規模;在鞏固基層機構改革成果基礎上,通過公務員招錄和衛生、教育系統事業單位招聘,逐步補齊基層人才缺失短板。採取多種措施,下大力氣引導畢業生留遼、回遼、來遼就業創業和到基層一線幹事創業。

提高畢業生就業能力。一是擴大就業見習規模。在省內高校增設1萬個見習崗位,爲畢業學年畢業生提供更多見習機會,並給予包括基本生活費在內的見習補貼。二是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對離校3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以及今明兩年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參加政府組織免費專業轉換及技能提升培訓的,按規定給予不低於每月1500元的培訓補貼;新招用今年應屆畢業生的各類企業,可向政府申請免費“訂單式”培訓。

壓實促進畢業生就業的組織保障責任。在明確各市、高校、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責任分工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和“互聯網+公共就業服務”力度,簡化各項補貼申辦程序,推行多項政策“打包”辦理試點,爲畢業生提供全方位就業服務。《若干舉措》還明確提出加大政策宣傳和典型宣傳,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擇業觀,爲畢業生就業創業營造更加良好氛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