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網上很多人問“牛蒡”在本草綱目的哪個類目?

今天整理了一下,發給大家。

牛蒡也叫惡實,鼠粘、大力子、蒡翁菜、便牽牛、蝙蝠刺。

如果你直接在本草綱目裏查“牛蒡”是查不到的。

“牛蒡”收錄在:

“牛蒡”在《本草綱目》的草字部,收錄的名字叫“惡實”。

它是長這個樣子的!

摘自《本草綱目》 【時珍說】古人剪嫩苗淘洗乾淨當蔬菜喫,挖根煮後曬乾做成果脯,說很營養人。

現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很少有人喫了。

不過牛蒡茶還是很多人會喝的。

據《本草綱目》所記載:其根、莖葉苦、性寒、無毒。

可通十二經脈,洗五臟惡氣,令人身體輕靈。

關於“牛蒡”這個名字的由來:

傳說在古代,有一個旁姓老農,他有一老母親身體不太好。

家裏有幾畝薄地,一頭老黃牛,男耕女織,維持生計。

一天,老農摘了老黃牛喫的草,自己喫了後發現,好像更有精氣神了,也不覺得累了。

便把這草也摘給家中老母親喫了,誰知母親的身體也越來越好了。

於是老農給這個草起了個名字。

他覺得這是老牛喫過這種草,他姓旁,便在旁字上面加個草字頭,就叫“牛蒡”了!

從此以後,人們叫這種草爲“牛蒡”,也叫“大力根”。

最後,祝老朋友們好好養生,身體越來越輕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