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是人體關節中結構複雜、活動頻率較高的關節之一,是下肢完成支撐、跳躍及落地等動作的主要受力部位。踝關節扭傷(即“崴腳”)是最高發的運動損傷之一,約佔所有運動損傷的40%。那麼,踝關節扭傷後應該如何處理呢?

因爲人體具有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通過及時治療休息就會痊癒。然而也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對於踝關節扭傷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日後容易再度受傷,要麼是導致習慣性“崴腳”,要麼逐漸發展成創傷性關節炎,最終留下不可挽回的遺憾――踝關節扭傷後遺症。

踝關節扭傷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腫脹、疼痛和跛行,有時伴有踝關節周圍大面積皮下青紫、瘀斑。踝關節向外扭傷的時候(內翻損傷),可能傷及外側副韌帶,出現外側韌帶部位壓痛。踝關節向內側扭傷的時候(外翻損傷),出現內側韌帶部位壓痛,也可以伴有撕脫骨折,若韌帶完全斷裂或鬆弛,後期出現踝關節不穩,習慣性扭傷。還有部分患者出現軟骨損傷,傷後反覆出現踝關節腫脹,後期發展成爲創傷性關節炎。

一旦有踝關節扭傷後應立即至醫院急診就診。目標是儘可能地控制疼痛和腫脹,如果因爲各種原因,暫時不能馬上到達醫院,那麼在就診前應儘可能早的按國際公認的踝關節扭傷PRICE原則進行處理:

P:protection保護,立刻停止受傷部位的活動,並對受傷部位進行保護措施。

R:rest休息,受傷部位妥善休息,避免加重傷害。

I:ice冰敷,受傷48小時內進行冰敷,嚴禁推拿、按摩與熱敷。超過48小時,則可改用熱敷療法。

C:compression加壓,對受傷部位進行固定,適當加壓,以減輕腫脹。

E:elevation抬高,應抬高受傷部位減少繼續出行,抬高患肢踝關節超過膝關節,膝關節超過髖關節,髖關節超過身體水平位。

注意!!!剛扭傷48小時內,切忌用酒精、紅花油或者膏藥,因爲這些都會使患處變熱,功效相當於熱敷,其主要作用是血管擴張,增加局部血流,改善微循環,這樣會引起踝關節腫脹加重!

PRICE只是踝關節扭傷緊急處理(24-48小時內)的原則,嚴重扭傷患者需即時醫院就診。排除是否存在骨折、是否需要配置柺杖或者石膏支具、是否需要藥物治療,專科醫生將會指導相關的治療。

本文由武漢協和醫院骨外科葉樹楠副主任醫師進行科學性把關,葉樹楠醫生擅長:強直性脊柱炎、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股骨頭壞死、人工關節置換與翻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