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宏

西安,一座古老的城市,屹立在秦地犹如明星般璀璨。让我驻足的是这里的面食,这里有你想象不到的面食汇集,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臊子面、荞面饸烙等等,一句没有什么面是老陕搞不定的。别的不说,一碗油泼面足能说出整个西安的味道。

面馆小哥说油泼面起源于周代,我笑而不语,就从油泼面的做法上边可以略知一二。油泼面的面是扯面,是以小麦面粉为原料制作而成。面上放一些时蔬,一般以青菜豆芽为主,放上调料后来一撮灵魂的辣椒面,以热油激发出香味,一碗油泼辣子面就完成。

先不说扯面的来由,就辣椒一项便可定格在明末清初。辣椒是外来货,能查到辣椒较早的记载是清初陈淏子《花镜》中所述“番椒,丛生白花,子俨如秃笔头倒垂,初绿后朱红,其味最辣。”有了辣椒才能有今天的油泼辣子面,至于扯面的来由就更为神秘。

清末薛宝辰的《秦食说略》中提到“以水和面,入盐、碱、清油揉匀,覆以湿布,俟其融和,扯为细条,煮之,名为桢面条。”这里所说的“桢面条”就是现在的扯面。至于小麦在中国最早的记载是甘肃民乐发现的炭化的小麦颗粒,距今有5000年历史,可别忘了两河流域的小麦有7000多年的历史记载,但这一点已经不影响扯面的历史。从《礼记·月令》“孟春之月,食麦与养。”的记载来讲周代吃小麦是事实,所以面馆小哥说的可能是这个。

扯远了,咱们来上菜~

油泼面

【所需食材】

主料:面粉,小青菜,豆芽,辣椒面。

辅料:盐,酱油,醋,花椒面,葱花,蒜末。

食材说明:食材没有固定比例,按照所需和面便可,酱油和醋最佳是1:1.5的比例调味比较合口味,但也看个人吃酸口味而定。

【烹饪步骤】

第一步,和面

面粉中放入一小勺盐拌匀,然后温水和面,把面和成絮状后揉成光滑的面团,要点是:面不能太硬,要揉到面完全光滑里面没有面颗粒疙瘩。揉好后然后用保鲜膜包起来,醒30分钟,然后擀开刷油准备拉面。

第二步,扯面

这个并不难,只要面和好,这一步顺理成章。把面擀开,大约半指厚便可。然后上面刷一层油,用刀切成均匀的小条。

取一条面,先用手按扁,着重按边缘,也可以用擀面杖擀,具体看自己喜欢哪一种操作。然后直接讲面拉扯薄便可,可以中途对折反复拉面,一般情况下对折2~3次足够。

第三步,煮面

面扯好后直接丢开水锅中煮,一般一碗面需3~5条面,这个要看你擀面和切的面剂子大小决定。下面的同时往锅里丢几片青菜叶,和豆芽烫熟。

第四步,调味

面熟后过下凉,然后装盘,上面放上烫好的青菜和豆芽,放上葱花和蒜末。调料下盐,花椒粉,辣椒面。

第五步,淋油

锅中烧油,油温8成热直接浇到辣椒面和花椒面上激发香味,然后趁油热没散去调醋和酱油,注意醋和酱油的比例是1.5:1,这样最香。

一碗油泼面满屋都是通透的香,一口面入口,舌尖上跳舞的鲜,鲜香有嚼劲,这是一种一口气能吃完整碗面的香,保你吃一次后,再也忘不掉这秦地的美味。关于油泼面就聊这么多,大家有何感想欢迎留言讨论。

乡愁,是一种味觉上的思念,让我们满怀深情演绎深藏已经的乡情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