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宏

西安,一座古老的城市,屹立在秦地猶如明星般璀璨。讓我駐足的是這裏的麪食,這裏有你想象不到的麪食彙集,油潑辣子biangbiang面、臊子面、蕎麪餄烙等等,一句沒有什麼面是老陝搞不定的。別的不說,一碗油潑面足能說出整個西安的味道。

麪館小哥說油潑面起源於周代,我笑而不語,就從油潑面的做法上邊可以略知一二。油潑面的面是扯麪,是以小麥麪粉爲原料製作而成。面上放一些時蔬,一般以青菜豆芽爲主,放上調料後來一撮靈魂的辣椒麪,以熱油激發出香味,一碗油潑辣子面就完成。

先不說扯麪的來由,就辣椒一項便可定格在明末清初。辣椒是外來貨,能查到辣椒較早的記載是清初陳淏子《花鏡》中所述“番椒,叢生白花,子儼如禿筆頭倒垂,初綠後硃紅,其味最辣。”有了辣椒纔能有今天的油潑辣子面,至於扯麪的來由就更爲神祕。

清末薛寶辰的《秦食說略》中提到“以水和麪,入鹽、鹼、清油揉勻,覆以溼布,俟其融和,扯爲細條,煮之,名爲楨麪條。”這裏所說的“楨麪條”就是現在的扯麪。至於小麥在中國最早的記載是甘肅民樂發現的炭化的小麥顆粒,距今有5000年曆史,可別忘了兩河流域的小麥有7000多年的歷史記載,但這一點已經不影響扯麪的歷史。從《禮記·月令》“孟春之月,食麥與養。”的記載來講周代喫小麥是事實,所以麪館小哥說的可能是這個。

扯遠了,咱們來上菜~

油潑面

【所需食材】

主料:麪粉,小青菜,豆芽,辣椒麪。

輔料:鹽,醬油,醋,花椒麪,蔥花,蒜末。

食材說明:食材沒有固定比例,按照所需和麪便可,醬油和醋最佳是1:1.5的比例調味比較合口味,但也看個人喫酸口味而定。

【烹飪步驟】

第一步,和麪

麪粉中放入一小勺鹽拌勻,然後溫水和麪,把面和成絮狀後揉成光滑的麪糰,要點是:面不能太硬,要揉到面完全光滑裏面沒有面顆粒疙瘩。揉好後然後用保鮮膜包起來,醒30分鐘,然後擀開刷油準備拉麪。

第二步,扯麪

這個並不難,只要面和好,這一步順理成章。把面擀開,大約半指厚便可。然後上面刷一層油,用刀切成均勻的小條。

取一條面,先用手按扁,着重按邊緣,也可以用擀麪杖擀,具體看自己喜歡哪一種操作。然後直接講面拉扯薄便可,可以中途對摺反覆拉麪,一般情況下對摺2~3次足夠。

第三步,煮麪

面扯好後直接丟開水鍋中煮,一般一碗麪需3~5條面,這個要看你擀麪和切的面劑子大小決定。下面的同時往鍋裏丟幾片青菜葉,和豆芽燙熟。

第四步,調味

面熟後過下涼,然後裝盤,上面放上燙好的青菜和豆芽,放上蔥花和蒜末。調料下鹽,花椒粉,辣椒麪。

第五步,淋油

鍋中燒油,油溫8成熱直接澆到辣椒麪和花椒麪上激發香味,然後趁油熱沒散去調醋和醬油,注意醋和醬油的比例是1.5:1,這樣最香。

一碗油潑面滿屋都是通透的香,一口面入口,舌尖上跳舞的鮮,鮮香有嚼勁,這是一種一口氣能喫完整碗麪的香,保你喫一次後,再也忘不掉這秦地的美味。關於油潑面就聊這麼多,大家有何感想歡迎留言討論。

鄉愁,是一種味覺上的思念,讓我們滿懷深情演繹深藏已經的鄉情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