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以来,北京的政策力度最大,一系列举措360度全面围堵过滤了大批炒房客,成果也已经反应在了房价上。

现在北京房产市场的购房者,大多是出于刚需和改善的需求,买到手的房产能在保值的基础上稍微做到增值,大家就非常开心了。

上周的一则新闻估计让不少购房者心头一颤:北京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居70城之首。

报道中说,5月一线城市房价普遍上涨,其中北京二手房环比领涨70城,涨幅为1.8%。观望北京房价的购房者表示:害怕,又要开涨了?

1

5月北京的成交量确实挺红火,2月到4月的购房需求集中爆发,楼市迎来了被疫情推迟的小阳春。朋友关注的一个不大的小区,整个5月以每天一套的速度成交,整个北京的网签数也整体上涨。

数据来源: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6月目前为止的的网签数据也很可以(19日和20日的数据可能是受到北京市疫情的影响)。

数据来源: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从历史数据上看,北京一个月内日成交3次以上超过800套,基本可以断定为楼市回暖,如果日成交超过1000套,就是比较明显的回暖标志了。

5月以来的成交量确实证明北京楼市已经复苏,很多人据此推断:买的人多了房价自然上涨。

这种推断并非没有依据,根据过去15年的历史经验,每当北京的网签量连续3个月以上超过1万5千套,房价就会开始浪。

不过回到今年的数据,虽然成交量火爆的5月总体成交价上涨,但问了一圈身边的中介和正在看房的朋友,他们的感觉都是:北京的房价没怎么涨。

看看大家的讨论和成交的数据,洋房姐姐确定5月北京二手房价上涨的原因,应该是4月30日西城“多校划片”政策的横空出世。

在政策的刺激下,5月前半个月西城学区房市场极度火爆,大批家长拼命赶在731之前落户西城,抓住与名校一对一捆绑的最后机会。根据网上对中介人员的采访,优质的片区一天成交十几套房子是常态。

家长急着买房,老破小的业主趁着最后的机会给房子抬价,北京5月的平均房价就这样被拉涨了。

数据来源:时炜观察

调个链家后台的网签价格数据,除了政策刺激下成交量猛涨的西城,和学区房价一直坚挺的海淀,北京其他区域的房价并没有显著上涨,甚至顺义和通州的均价还是下跌的。

2

看来北京房价还处于平稳区间,有购房意向的同志们还能安心挑选一段时日,因为从目前的数据看,6月的市场依旧偏向买方。

5月最火爆的西城学区房,6月价格也出现了疲态。

要想在731之前完成签约、缴税、过户、落户的整个流程,这几天就是西城老破小的deadline了。

业主心里都明白,没了与重点学校的捆绑,老破小真的就只是老破小了,没电梯没物业的小开间儿能卖出小20万每平的日子一去不返。

5月前半个月每天成交十几套的西城德胜片区,6月前半个月成交了二十多套。5月时想再慎一慎的业主坐不住了,西城的一些片区业主已经愿意让价2%-3%以求出手。

我爱我家的系统上,一套5月报价740万的西城一居室,在6月中旬价格变成了680万,降幅高达8%,可以预料,如果能够成交,最终价格一定会更低。

待学区房和疫情需求堆积产生的交易平复,北京的楼市和房价也会适当降温。其实这几天就能感到些苗头了,有个同事跟我说:“前天金茂府竟然主动给我打电话了,问我之前那套房还要不要,之前他们可是拽的很!”

3

过去的二三十年,买房是最大的致富神话。洋房姐姐要提醒大家,房价几年翻番的概率已经很小,未来房价就是一个“稳”,不会再出现急涨急跌的情况了。

已经上车的调整心态,虽然收益不如从前,但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房产依旧是最优质的资产之一,用来自住保值增值,如果出租还能获得额外的稳定现金流。

还没上车的也不用总为“房价是不是又要暴涨”而担惊受怕,目前来看,今年的北京不太考验购房者的“踩点儿”水平,对刚需购房者比较友好。

最近北京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倒挂也引起了广泛讨论,几十年房产致富的心理惯性短期不可能扭转,有的人又把目光投向了限竞房。但要想在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倒挂上赚钱,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资金的时间成本。

房子盖好要等2年,收房后1-2年才能拿到房本儿,限竞房5年内还不许买卖;按照每年4%的理财收益计算,新房和二手房的差价至少要达到40%,才能有盈利空间。

在“房住不炒”的时代,刚需安心挑房,有闲钱又有房票的可以考虑把一部分资产配置成房产,保值增值抗通胀。

少看一惊一乍的媒体,心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