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专家屡出奇言已经不足为奇了。

前不久,北师大教授董藩又着急了,发表文章称“三大叠合冲击,必须尽快调整救市思路,房地产才是支柱产业,也是先导产业。”

他再次重复自己过去的观点,认为房地产才是拉动经济的最有利手段,特别是在当前这种发展乏力的情况下,应该调整方向和思路,把重点挪到房地产上来,买房属于大宗消费,对GDP的带动性远远强于一般的线下实体小额消费力度。

显然,专家们的这些观点与当前楼市调控是相悖的,确保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这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很多专家的建议具有超前性,在土地财政的影响下,屡屡出现积极的楼市政策,当下房地产市场快速恢复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从土地价格就可以看出。

根据易居研究院在6月28日发布的《中国百城居住用地价格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1-5月份以来,全国百城居住地价平均为6213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3.8%。比起2020年1-4月份的相同质量地价涨幅进一步扩大(前4个月地价涨幅为12.3%)。

结论很直接。

一方面城市的土地供应量开始缓慢增加,另一方面房企们拿地的积极性开始上升了。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城市优质地块出让,必然会吸引更多的房企们角逐;房企们资金充足、房价信心重回,也带动拿地积极性上涨。随着土拍的溢价率逐渐抬高,地价上涨的同时,会间接对房价上涨起到帮衬作用。

楼市指闻认为,土地价格上涨,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流入开始增加。

自从“大疫”以来,在经济发展需要提振的大背景下,各方都积极为企业发展纾困,房地产也是如此,从2月份以来,央行多次降息降准,向银行释放大量的资金流动。不过,央行总是一马当先地强调,不能搞大水漫灌、保持资金的可控性,银保监会多次强调“严防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从2020年1-6月份的金融市场来看,央行释放出的信贷货币量确实已经非常多,对于下半年的资金政策,央行行长易纲指出,继续保持市场资金流动充裕,预计全年带动贷款新增20万亿元,社会总日规模达到30万亿元。总量来看,全年资金信贷超过50万亿,同比增长幅度很大。

站在房地产角度而言,这些资金有多少会通过企业和个人的方式流向楼市?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在买涨不买跌和房产保值经验下,一旦资金流入家庭和房产机构,那么大概率会被截留转投房地产市场。

今后依然如此吗?未必。

6月,楼市“回头看”,高层“紧盯”房地产。

银保监会在6月24日发布了《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通知》,要求对近三年以来的金融市场和相关工作进行回头看,主要针对5个方面进行:

一看,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到位;二看,实体经济是否真正受益;三看,整改措施是否严实有效;四看,违法违规是否明显遏制;五看,合规机制是否健全管用。

这其中,有几个重要的信号值得说一说。

对于银行机构的回头看工作,其中有一项重要的点是看“房住不炒”的落实情况,特别是对于资金的直接用途和间接用途要进行管控查看,重点查银行资金直接或者间接用于土地出让或者土地储备融资。不能违规向“四证”房地产企业进行融资。

另外,个人消费贷款、经营贷款、信用卡透支等资金也要审视不能够违规挪用到房地产市场中去。

楼市再被“断水”,房价要跌多少?

资金一直被认为是房地产的水源,水源被控制,不允许继续大放水式流入房地产,今后房地产会消沉、房价会跌吗?接下来,说几点楼市指闻的看法:

1、房价大涨不可能。房价大幅上涨需要2个前提,第一是资金大放水流入,这一点已经不具备了;第二是政策宽松,政策决定了市场上炒房者的多寡,当调控不放松的情况下,那么炒房就不会存在,这样房价就没有炒作的动力;

2、房价大幅下跌也不可取。房地产依然是支柱性产业,超过21%贡献度,我国城市化还有10%-1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未来还有超过2亿人进城,这将成为城市房地产发展的有力支撑,所以期盼房价下跌的愿望也会落空。

3、下半年适合买房吗?笔者认为因人而异,炒房者固然不可取,但是刚需或有时机,房价平稳是常态化趋势,LPR涨跌在尤为关键,如果LPR继续下行,那么买房人上车或可期。

学习房地产知识,关注作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