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端午从物候观之,似乎比往年迟来了许久,粽香未至,红彤彤的石榴花早已纷飞入泥。却也是:“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每年值此时辰,便想着与家人欢聚,与朋友道谊,与先人敬缅。粽子也成了必不可少的节令味道。成都“五嫂香粽”今年第一次进入我的视线,虽然她家的粽绳可以把十几年的时光连接。在成都西门几乎家喻户晓。

自由的美味生活可能比生命更重要,疫情时期,人们还是控制不了外出的冲动,冲着“五嫂香粽”的味道,提包打伞,一路杀来,上午排队拿编号,下午排队取粽子,端午节前,概不零售。吃得辛苦,做得也辛苦。

十几个大姐大嫂,婆婆嬢嬢从早到黑马不停蹄,手不停摆,只包得昏天黑地,人事不醒,对头,不醒得随便谁来问话,一律一言不发,都是有任务的,手脚慢了,直接影响收入,除非问的是老板。五嫂是她家铺子的“新闻发言人”,老公在背后默默无闻地掌着阴叫,要不然,五嫂说起她家男人一脸的幸福和兴奋。“这些都是我老公弄出来咧”。她美美地说到。

泡好的酒米重重叠叠,就像一道金属墙,透过木板的缝隙,可以看见白生生的酒米浸得酥软的浮肿之躯,在艳艳烈日中享受着酵母菌的味道。几十盆酒米不知要包多少个粽子?

蛋黄肉粽是客人最喜欢的品种之一,秀色可餐的粽子外紧内实,咸鸭蛋黄油润绵沙,鲜肉的香醇十分强烈,进入口腔,全是势如破竹的香味,对我这种不怎么吃这款粽子的人来说,也异常的过瘾。咸鲜浓郁的味道把嘴和心弄得恍恍惚惚,不知所措。

粽子圆润的酒米被酱油染成迷人的褐色,在光线下折射出晶莹剔透的光泽,酒米软硬适中,没有黏糊沾牙的感觉,入口越嚼越香。她家的鲜肉由上好的五花肉切片码味之后,捏成球状,肥瘦均匀,油腻尽蒸,比较那些一整块肉包进粽子的人家,她家在这个细节上已胜出一筹,随着五花肉的油脂在口腔中慢慢化开,与酒米演化出各式曼妙的滋味。

其实,白味粽子才是我的最爱,也许,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更多的是儿时的美忆,是贫匮时期的一种美味烙印,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一个酒米粽子已经是人间至味,再沾上凭票才能买到的红糖,那应该是除却人间的天上美味。特别是和家人一起,那个味道比四季还长。就粽子本身来说,极淡中的致甜,这种味觉碰撞,惊心动魄,怎不令人依恋。

她家的粽子一年四季都在卖,堆积如山的味道弥漫于整个小区的院落,赤橙黄绿青蓝紫,一条条线线把粽子包裹得健美壮硕,白色负责“招牌鲜肉粽”,蓝线包裹“无敌大肉粽”,黑白两道负责捆押“椒盐粽”……看清了墙上的说明,就知道了粽子的内容。

一杯咖啡,一个“清新蜜饯粽”,也许这可以是女生的简餐;一杯牛奶,一枚“无敌大肉粽”也许是男生的一次早点;而那些巴在墙上的诸多粽子,都是人们各自心仪的目标,过了这两天,有理有姓咧走到她家铺子,一样来上一个带回家,慢慢到吃,这也算是一种乐趣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