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是讓一個人身心健康發展,不但學習文化和知識,還能拓寬視野,豐富內心世界。

關於學校教育一直爭議很大,所以嗅覺敏銳的“教育商人”如今不再去熱炒學校教育從而轉戰家庭教育領域。如今的家庭教育市場我只能用“流派衆多”、“魚龍混雜”來形容。真正能落到實處的內容不多。

而有一種家庭教育理念正在盛行,就是通過初期的家庭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更多技能,最終實現讓孩子去了學校更輕鬆,將來考上985,通過同學圈提早建立人脈圈。

這個路徑規劃看起來確實很誘人,不但造夢還解決了“喪偶式”家庭教育的痛點。看着孩子被老師誇,被其他家長羨慕,家長虛榮心是滿足了。但是家長口口聲聲說的爲了孩子好體現在哪了呢?

家庭教育更應該關心孩子的身心成長,而不是從小培養一顆功利心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職責本不相同,很多家長偏偏喜歡在家幹老師應該乾的事情。每天督促孩子學習,除了學習課本的知識,還要外面報很多輔導班和特長班。我家有一個鄰居,她的孩子每次考試都是前三名,除了每天像個獄警一樣盯着孩子寫作業之外,還要額外讓孩子練習書法、樂器、背英語。週末更是趕場一樣舞蹈班、古箏、鋼琴、圍棋、語言表演、奧數、小提琴、英語、少兒編程。

很多寶爸寶媽們都很羨慕她的孩子。但是我卻發現她的孩子正在一點一點變得膨脹。首先是她的孩子對於同齡小孩明顯缺乏應有的友好和尊重,感覺她所到之處別的孩子理應給她讓路,別人的遊戲她總是隨時要參加,並且要求玩她的遊戲。她會的別人不會,立刻直接辱罵對方笨。但是別人會的她不會,她馬上就會臉色變得很難看之後掉頭就走。

也有人會拿我尋開說我是研究家庭教育的,我的孩子怎麼比不過她的孩子?我只是笑着說,我的兒子五歲我從沒逼他學習,但是他卻認識一千多個字,樂高機器人學校看他是好材料學費給減半,同學都喜歡他,一天不去就有倆好朋友想他,有幼兒園請我去講收費課爲什麼不請她媽媽的免費網課卻很少有人聽?

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把重心轉移到培養孩子的優越感上。從小拒絕承認自己不如別人,總看自己比別人好的一面。如果是小的時候至少還有父母和老師作爲後盾,但是真的長大以後,需要自己獨立面對的時候,從小就被培養優越感的孩子又當怎樣應對?

前不久人們開始聲討《變形記》這檔綜藝欄目。很多窮苦孩子回去以後變得特別物質,但仔細分析人們討厭的難道真的是窮孩子被喚醒的物慾嗎?更多人的不滿實際上是富人們通過節目來展現優越感罷了。

所以家庭教育千萬要把住方向,明家長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孩子就算是一張白紙也不是用來由父母去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任性填充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