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的传说我们从小到大就已经听了不少了,相应的每年过节时吃的粽子也不少了,可是每逢端午节来临时,我们总还会买一些包好的粽子,或者购买一些苇叶和馅料自己回家去包。

我们这里属于中部,东西南北方各种口味的粽子在我们这里都能够购买到,再加上这些年电商的迅猛发展,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就能“买遍天下货“,更何况小小的粽子。

粽子的口味和月饼的口味一样,也根据馅料的不同分为甜的和咸的,网上经常有很多网友根据自己的口味挣得不可开交。其实,有个词叫做“五味杂陈”,既然有五种味道之多,大家更不要有甜的和咸的之分了,不论是哪种口味,都是我们自古以来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之一,只不过“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辽阔的山川阻隔造成了不同地方的人的口味有区别而已。

粽子由于它的主料是糯米,所以煮熟后咬一口,一种粘粘的、像踩在棉花上的感觉就会在瞬间充满我们的口腔和味蕾,带给我们一种满满的饱腹感恶满足感。在厚厚的一层糯米里面,根据各地风俗的不同,包裹着包括但不限于蜜枣、瘦肉等各种颗粒状的馅料,这也就有了网友们经常在网上争得不可开交的甜、咸之分。其实不论是甜还是咸,都可以作为我们传统美食之一——粽子的代表,都是粽子的不同分支。

相传粽子是人们在屈原投江后喂食鱼类不让它们食用屈原尸体的一种饵料,后来在长久的岁月中逐渐演变成如今现在的这种模样,成为我们如今在端午佳节广泛采用的一种传统美食之一。

人们每次拿起一个粽子,都会由衷的感谢两千多年前投江的三闾大夫屈原。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会感怀屈原大夫那炽热的爱国情怀。三闾大夫这拳拳爱国之心,历经两千多年的时光,直到今天依然是那么闪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