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剛

漢字屬於“表意文字”,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文字,因爲漢字記錄和承載的是口語表達出來的具體含義,而不像“表音文字”那樣,記錄的只是口語的發音本身,即“口音”。

漢字以“不變應萬變”,哪怕北方人和南方人說話的口音再有多麼不同,他說出一句話指代的意思還是那幾個字,所以,只要寫出那幾個字就完全能表述清楚。理解陝西人與廣東人說話指示的文字意思,理解文言文與白話文傳達的含義和意境,都不會引起隔閡。

而“表意文字”不具備這些優勢,它記錄的是語言的發音,在不同語氣和意思下,發音會發生變化,同一個單詞的拼寫也被迫要發生改變。比如,同樣說英語,英格蘭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美國人,在發音上有不少差別,導致一些意思相同的單詞在拼寫上也不同。又如,古英語和現代英語的很多單詞就不一樣,那是因爲經歷很多年後,人們在說話習慣上發音逐漸改變了,莎士比亞在600多年前用古英語寫作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使用現代英語的人就很難看懂。

使用漢字交流,我們不用去考慮古人怎麼發音,只需閱讀古人留下的文字就完全能明白意思。

歷史上,中華文明非常強大,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成果,依靠文化實力的輻射作用,在東亞形成了以中國爲中心的“儒家文化圈”,也叫“漢字文化圈”,除過中國之外,儒家文化圈還包括如今的韓國、朝鮮、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國家,以及馬來西亞、印尼、文萊、泰國的部分地區。

儒家文化圈的主要特徵是:以漢字作爲官方的交流工具,以儒家思想作爲建構社會道德規範的基本準則,圈內的其它國家以藩屬國自居,向中國學習先進的文化。

漢字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武帝時期就傳入朝鮮半島,很快成爲朝鮮半島唯一的官方文字和交流工具。

實際上,在漢武帝之前,朝鮮半島屬於蠻荒之地,還沒有創造出自己的文字,他們依然過着結繩記事、飲毛茹血的原始生活。漢武帝在位期間東征西討,征服朝鮮半島後,讓朝鮮半島的居民感受到中華文明十分先進,他們以崇拜心理臣服於漢王朝,自覺地融入到儒家文化圈的版圖。

尤其到唐代,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到頂峯,朝鮮半島對中華文化進行了全盤接受,他們的文學、藝術、醫學、哲學、建築、宗教、經濟、軍事等領域的著作,全部採用漢字來書寫。

在大唐氣象的影響下,朝鮮半島的人把學習唐詩、中國書法、中國畫當作潮流,從王孫貴族到平民百姓,都對中華傳統文化頂禮膜拜。據《唐書》記載,吳道子、閻立本、韓幹、曹霸、張萱、周舫、顏真卿、褚遂良、虞世南、柳公權、張旭等人的書畫作品,在朝鮮半島王孫貴族階層裏邊十分受歡迎,這些王孫貴族一年四季裏,要多次乘船不遠萬里來到大唐,購買和置換他們的作品,帶回去被當作文化財富珍藏起來。

由此可見,中華文化很早以前就在朝鮮半島的居民心中紮下了根,深刻地影響着他們的生活習俗。

隨着不斷學習,朝鮮半島的人開始變聰明瞭。

他們發現,朝鮮半島雖然有語言,人們可以口頭交流,但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字,用漢字書寫朝鮮語的發音很不方便,畢竟,漢語屬於漢藏語系,而朝鮮語屬於阿爾泰語系的通古斯語,兩者在發音習慣和語法結構上差別很大,想表達出深層次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趣味就十分困難。

況且,學習和使用漢字,只是朝鮮半島上流社會的特權,普通老百姓根本沒有條件去學習漢字,只能充當大字不識的文盲。

朝廷下達的詔書、告示、命令等,都用漢字書寫,普通老百姓看不懂,這顯然不是上級需要的結果。

於是,發明創造朝鮮文字迫在眉睫。

15世紀中期,朝鮮王朝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李祹,和他的兒子第五代國王文宗大王李珦在位期間,組織了幾十名優秀學者,加大力度研究朝鮮語的音韻,以及一些外國文字,還對明朝的音律學進行了深入研究,最終在1446年10月9日創造出適合標記朝鮮語語音的文字體系,以11個元音字母和17個輔音字母組成,這種文字別名叫“諺文”。

世宗大王李祹在當天就立法宣佈,把諺文作爲錄用官吏的科舉考試的必考科目。

這項文化工程被歷史學家稱作訓民正音”意思是“教老百姓以正確的字音主導創造朝鮮語文字”。

可以說,“訓民正音”是朝鮮半島在擺脫漢字影響走出的第一步。

然而,漢字在朝鮮半島的影響根深蒂固,人們早已習慣了用漢字書寫和交流,突然讓人們去學習朝鮮文,讓人們一時難以接受。尤其朝鮮半島的文化精英,強烈反對學習朝鮮文。

他們給出的理由是:歷史上,朝鮮半島能發展起來,是遵循和學習儒家文化取得的結果,事實證明,儒家文化非常先進。朝鮮半島周邊的西夏、女真、蒙古、吐蕃諸國,正因爲沒有學習儒家文化,才發展得那麼落後,跟蠻族沒有什麼兩樣。讓我們放棄漢字、背離優秀的漢文化,而去學習不登大雅之堂的朝鮮文,難道不是自甘墮落,加入到蠻族隊伍中去的表現嗎?

朝鮮國王聽後,覺得很有道理,再也不敢提起廢除漢字的事。

從15世紀中期之後,朝鮮半島在文字交流上,以漢字爲主,以朝鮮文爲輔,這種現象一直持續了數百年,直到20世紀初期纔有所改觀。

從19世紀中期以來,由於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中華逐漸走向積貧積弱的境地,很快被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國門。

昔日的藩屬國看到老大哥被誰都可以欺負,開始懷疑漢文化的先進性,變崇拜爲背棄,紛紛掉頭開始學習西方文化。

到20世紀初期,漢語文化圈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文字改革運動,倡導全民使用表音文字,廢除漢字在本國文字中的通用現象,這個運動史稱“廢止漢字”

朝鮮半島在“廢止漢字”中表現得相當積極,主要是因爲朝鮮半島在近代以來長期被日本奴役,催生了一批激進的“民族主義”愛國者,他們認爲,沒有文字、沒有文化的國家很容易被奴役,因此,推行朝鮮文刻不容緩。

隨着1945年日本在朝鮮半島結束長達35年的殖民統治,朝鮮和韓國一拍兩散後,朝鮮半島民衆使用朝鮮文或韓文的願望更爲強烈。緊接着,1946年10月9日正好是“世宗大王”創制韓文500週年紀念日,經過立法,把這一天確立爲“韓文日”。隨後,《諺文專屬用途法》呼之欲出,此法規定:大韓民國的公文必需使用諺文書寫。然而,在過渡期間,可以在諺文後方以括號形式插入漢字。

尤其在1970年,時任韓國總統朴正熙鄭重其事地發表了“漢字廢止宣言”,一下子讓韓國“廢止漢字”的運動走向高潮。

令韓國人沒有想到的是,廢除漢字後,僅僅才過了10年,就給韓國文化帶來了傷筋動骨的疼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其一,韓文發展歷史太短,還比較稚嫩,在詞彙和詞義的豐富性上根本無法跟漢語比較,無法代替漢字的價值和地位,給交流帶來很多不便。

其二,漢字經過在朝鮮半島2000多年的流行,早已跟他們的民風民情和意識形態融合在一起,變成了他們的文化基因的一部分,若拋棄漢字,許多人在心理上接受不了。

其三,歷史上,韓國有許多典籍都用漢字來書寫,如果不用漢字,需要重新來翻譯,勢必要花費大量財力、人力、物力。況且,依靠韓文翻譯出來的典籍,未必能達到漢語的表達深度。

其四,韓文作爲表音文字,面對一些同音詞,很難表達清楚意思,因爲韓文一個字可以對應幾十個漢字,經常會產生歧義。

舉一個例子,無疑、無意、無異、五一、武藝、武夷,這些漢語詞語用拼音標註出來,都是wu yi,完全一樣,讀者根本不知道作者要表達什麼意思,只能依靠左右前後的拼音來推測。如果是路標或人名,只有兩三個字,就很難推測出它到底代表什麼。

韓文因爲是表音文字,恰恰有這個缺陷,面對發音相同的詞,就如同閱讀小學生的拼音作文一樣,令人抓狂,卻弄不懂意思。

所以,進入21世紀後,韓國人驀然發現,他們的文化體系已經無法離開漢字的身影,適當恢復漢字的使用勢在必行,在各行各業又逐漸掀起復興漢字的風潮,對公文、路標、姓名等使用率較高的文字,通常採取韓文和漢字同時標註,方便人們來辨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