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又稱注意力,指一個人專注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對於孩子來說,專注力是學習成績甚至未來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孩子從小玩耍的過程就是思考和學習的過程,而這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孩子注意力的培養。

戰國韓非曾在《韓非子·功名》中說:“左手畫圓,右手畫方,則兩不成。”意思是說,左手畫圓形,右手畫方形,那麼最後兩個都畫不成。這句話告訴了我們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方有成就。

注意力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激發孩子對新事物的探索慾望,所以做父母的都知道專注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有的家長還會給孩子報注意力訓練班,但他們往往忽略了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注意力的培養,甚至正在破壞這種能力的形成。

我們可以發現,孩子某方面能力的培養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慢慢積累出來的,而不是報了某個培訓班就能一蹴而就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就要對孩子注意力的培養足夠重視,更不能因爲自己的錯誤阻礙了孩子的注意力的發展。

下面這五種錯誤做法,你還在做嗎?

一、認爲玩具越多越好

隨着現代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父母養育孩子的花銷也逐漸增大。因爲自己小時候就沒有玩過什麼玩具,就想在孩子身上彌補回來,無論是看到玩具店新版的變形金剛還是發現別人家孩子玩着新奇的汽車模型,都想要一股腦地買給孩子,一點也不會心疼錢。

但是家長卻不知道這種做法有很多的壞處,其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玩具太多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利於孩子深入探索能力的培養。在面對很多玩具時,孩子往往會陷入選擇的難題,不知道玩哪個好,無論玩哪樣也不會超過十分鐘。父母正確的做法是應該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幾樣玩具,而不是盲目的只知道買。

二、經常左右孩子的想法

父母總是以自己的眼光去衡量孩子的做法,總是指導孩子:這個應該怎麼玩、那個不應該這樣做等等。孩子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到孩子身上,對於一些原則性的問題必然需要父母的教導,但是在無關對錯的玩的事情上,父母就不應該過度綁架孩子的思想。

要知道在孩子的世界裏,魚是能在天空上飛的,青蛙是可以說話的,甚至有一天會像童話故事中那樣變成王子。而不需要父母來告訴他們這些都是不可能發生的,父母的直接否定會干擾孩子的注意力,也會終止孩子想象力的發揮。

三、忽略孩子玩具屋的佈置

媽媽習慣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收拾得整齊有序,但對於孩子的活動區卻放任不管。認爲孩子總是會弄得到處都是,太麻煩了,乾脆不收拾了。殊不知,雜亂無章的環境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無法專注於某件事物上。

四、經常無意識地打擾孩子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當孩子在讀書時,媽媽端着一杯水或切好的水果問孩子要不要或者在孩子專心的拼拼圖時問他困不困、想上廁所嗎?這樣無意識地打斷會破壞孩子的注意力,長此以往,孩子便會習慣性的停止思考,也就成爲了家長擔心的三心二意,上課總是走神的孩子。

五、讓孩子過度依賴父母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可謂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尤其是隔代的老人。無微不至的照顧對孩子自然是好的,但同時這也破壞了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探索學會一件事的能力。

比如在孩子穿衣服時,他明明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成,但卻被你的幫助中止了,這樣會導致孩子在以後遇到問題時也無法通過自己的力量堅持克服困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