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據媒體消息,貝殼找房計劃最早三季度赴美IPO。事實上,這已不是貝殼第一次傳出上市消息,此前市場已多次傳聞,貝殼找房計劃內部已正式啓動上市流程,最快於今年在香港或美國首次公開募股,估值在200億至300億美元。

截止目前,貝殼找房已完成D+輪融資,最新一筆融資的估值高達140億美元,9輪融資總額超過24億美元。其中D輪規模達到20億美元,騰訊領投8億美元。其餘資本陣容也可謂豪華,除了軟銀、高瓴、紅杉、鼎暉、經緯、華興、源碼等知名投資機構,還包括萬科、融創等大型房地產開發商。

2016年就有市場消息稱,鏈家掌門人左暉在B輪融資時同投資方簽訂過對賭協議——承諾5年內完成IPO,否則投資人將按照(投資價格+8%/年)進行回購。

由於鏈家更早誕生,雖然是採用一分爲二的戰略同步推進,但最初,貝殼找房一直帶着“鏈家旗下”找房平臺的標籤。而這兩年公司管理層戰略重心卻明顯從鏈家轉移到貝殼找房。2018年11月,貝殼大中華南區COO張海明明確表示,未來上市主體將是貝殼,而不是鏈家,鏈家只是貝殼的一部分。

具體動作上看,鏈家的資本結構在2019年發生變化,原投資方在鏈家的股份將通過協議鏡像平移到貝殼找房。有22家投資人從北京鏈家房地產經紀公司撤出投資,撤出後,投資方由37個變爲15個。企業類型也由有限責任公司(外商投資企業與內資合資)變更爲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隨後,貝殼找房在香港建立了多家公司,包括貝殼集團 (香港) 有限公司、貝殼發展 (香港) 有限公司、貝殼投資 (香港) 有限公司和貝殼 (香港) 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等等。此舉或是爲了佈局香港殼公司及其境內全資子公司,提前爲境外上市做準備。

此外,貝殼找房近日對外合作頻繁,不斷強化新型地產經紀的戰略定位。今年6月,貝殼找房與百度地圖達成合作,希望實現VR看房;另外,還與中信銀行簽署“開放生態”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將探索個人普惠金融、個人社區金融等服務。

業績方面,截至今年4月末,貝殼找房已進駐全國110個城市,入駐合作新經紀品牌超過250個,包括自營品牌鏈家的8000家門店在內,共連接經紀門店超4萬家,服務超過37萬經紀人。今年4月23日,鏈家掌門人左暉在2週年線上發佈會中稱平均單店GMV在2000萬元以內,約12%實現富裕線(1億元)達標、近25%實現溫飽線(5000萬元)達標。其中,成立18個月的鏈家門店年GMV爲831.6萬元,貝殼找房門店年GMV爲633.6萬元。

然而貝殼的線上模式在業內仍具有一定爭議。此前,由於一線擴張業績壓力較大,曾出現關於信息泄露與虛假房源的投訴,後由平臺出面加強了管控,對房源承諾“假一賠百”,貝殼稱目前真房源率維持在95%左右。另外,有業內人士稱,貝殼渠道費高昂,在天津的一些郊區盤,新房渠道費甚至超過了10%,高於部分地產商的淨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貝殼找房董事長左暉頻頻退出旗下公司實際控制人和最終受益人的序列。6月17日,有媒體消息稱,左暉已退出34家自如旗下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或最終受益人,包括北京自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自如生活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天津自如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自如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