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時期,再沒有一個女人,比得上她的絕世獨立,比得上她的才貌雙全。

先後有兩位個君王傾心於她,一個是蜀國君主孟昶,一個是黃袍加身宋太祖,還有一個帝王對她思念如骨髓。

她美麗卻屏棄妖嬈,聰穎而博學強記,對如山的詩詞歌賦和紛繁複雜的君王世界,瞭解的一如俯視自己...

這評價的確不低,但卻死的很慘,至今仍然是個謎。

她,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花蕊夫人。

五代十國時期,沒有一個女人,比得上她的絕世獨立,比得上她的才貌雙全。

當大唐的繁華盛世,在歷史的熊熊烈火中化爲一堆殘墟廢燼之時,中國迎來了歷史上最爲紛繁雜亂的歷史時期:五代十國。

乍看“五代十國”,彷彿歷經了千百年的歲月更替。實則,不過短短五十餘年,卻經過了殘酷的王朝迭代。

這種王朝迭代,受其害的不僅是帝王,更有無辜的百姓平民。

這篇文字的女主人公,就恰恰處於這個時代。

據史書記載:這個被稱爲“花蕊夫人”的女子,本名姓徐,是歷代出美女的蜀中青城人。

她出身高貴,長相絕麗。

有一句詩是專門用來形容她的:

“花不足以擬其色,蕊差堪狀其容”。

這小女子長得容貌絕麗,連花連蕊都無法用來比擬。稱之爲“花蕊夫人”。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襲紅衣嫵媚傾城,美名動青城。

徐家小女子不但長得美,而且還有才氣。

五代十國時期著名的美女詩人:

擅長宮詞,精工音律,才藝超羣,風華絕代。

她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但博覽羣書,而且精通音律,特別是其詩詞造詣很高,

《全唐詩》中收錄的一百五十首宮詞就是最好證明。

然而,再美的花,在亂世中也逃不過那句: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後蜀明德五(938),錦城成都,又是一年花開時。

滿城皆是芙蓉樹,燦爛紅豔,如同錦繡,一派盛世繁華之景。

而這種滿城芙蓉盛開的美景,皆因花蕊夫人的偏好,和她夫君孟昶的手筆。

後蜀君主孟昶當年聽聞徐家小女的豔名,便將此納入後宮,封其爲貴妃,對其寵愛有加,朝夕相伴,當年她無意間提及一句“尤愛芙蓉”,後蜀之主孟昶便下令全城廣植芙蓉花。

甚至不惜花費巨資派人前往各地選購優良品種,纔有了今日“芙蓉花開動錦城”之美景。

成都,也因此有了“芙蓉城”的美稱。

她自覺自己只是一個平凡女子,有着與平凡女子一樣的願望:夫妻和睦,歲月永安。

平日裏,她爲夫君紅袖添香,他予她窗下畫眉,夫妻唱和,情意綿綿。

桃花釀酒,春水煎茶,“憶昔與君初結縭,雙昔偕老口心齊”。

逢時遇景,拾翠尋芳,一幕幕,都是隻屬於他們二人的浮世清歡。

夜色漸深,月白風清,花市燈如晝,錦城街頭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城樓之上,她與孟昶倚欄遠眺,望月祈福,許願蜀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花團錦簇間盡顯一副盛世太平的繁華光景。

然而,上天偏偏喜歡把美好的東西打碎給人看:

多情的帝王、傾城的美人、神仙眷侶般的日子……一切的一切,終不過一場空。

她明知道趙匡胤就是殺死自己丈夫的兇手,但是卻不得不委身相許。

當花蕊夫人與她的夫君孟昶,偏安一隅安享歲月靜好時,後蜀儼然已經成了趙匡胤眼中志在必得的獵物。

當肆虐的狼煙無情地捲起所有掩藏在太平背後的假象,後蜀也終於走向了覆滅。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宋師平蜀。

紅牆黑瓦,皇城之內。宮人們來來往往,四處逃竄。

滿朝文武,平日裏高官厚祿,蔭子封妻,等到敵國兵臨城下,個個貪生怕死。

廟堂鄉野,統統把亡國之錯歸咎於紅顏禍水,花蕊夫人頓時成了衆矢之的。

幸運的是,當命運的宣判書落到孟昶面前,這個失敗的君王,卻依然在亂軍之中拼命護花蕊夫人周全

北上汴梁的那一天,天空中的黑雲低低壓下,就像破城的那一日,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雲翻卷。

她在隨行的隊伍裏,跟着他一路奔波、同到北宋。

她也知道,這個選擇對她來說,意味着什麼

不是沒有過怯懦和迷茫,也不是沒想過退縮和逃避,只是她想通了:

昨日一國之君,今日亡國臣虜;

昨日風花雪月,今日苦雨悽風;

昨日笙歌醉夢,今日美夢成空;

王權、富貴、繁華、地位,甚至於生存的權利,轉眼間就煙消雲散了,永不再來。

也許,她可以選擇去死。可他呢?一個亡國之君。她不願舍他而去。

畢竟她愛他。而愛,不就是不離不棄、生死相依嗎?

只是她沒想到,初到北宋,自己就被趙匡胤召見了。

那天,她身着素裝、滿面風塵,但是這些,都掩不住她的一身出塵氣質。

宋太祖早就聽聞過花蕊夫人的美名,於是,他命她當場賦詩一首。

她沉思片刻,輕啓朱脣: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

她的才情,讓趙匡胤迷戀不已。這份迷戀,救了她的命,卻斷了她的情。

七日後,一生碌碌無爲的孟昶暴病而亡。丟下了他一向呵護周全的花蕊夫人。

經歷了亡國之痛,跋山涉水來到異國他鄉;而今,又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依靠。

她該怎麼辦?

她明知道趙匡胤就是殺死自己丈夫的兇手,但是卻不得不委身相許。

對一個弱女人,一個亡國夫人來說,她願意,或者不願意,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還有要守護的人:親人、朋友、昔日後蜀的臣民。

愛已不在了,但生活還要繼續。

有誰知道:一個人揹負着兩個人的回憶屈辱地走下去,比起一死了之,要難多了。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花蕊夫人被太祖趙匡胤封爲貴妃,寵冠六宮。

在趙匡胤面前,她假意逢迎;在人後,她卻一次次哭到淚乾腸斷:

繁花似錦敵不過世事無常,歲月靜好到頭來只是長恨一夢。

二十二年的愛與陪伴,到最後,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觸不到那個人,又放不下那段情,更忘不了那些耳鬢廝磨的朝朝暮暮。

那就用紙筆畫出那個人在記憶中的樣子,點上香燭,偷偷祭拜,撫摸着畫像訴說她對他無窮無盡的思念。

一個來自黑暗之手,要了花蕊夫人的命。沒有人爲她說話,這也是古代女子的悲哀。

花蕊夫人雖被封爲貴妃。除了屈辱和淚水,她是在煎熬着歲月。

一個來自黑暗之手,要了花蕊夫人的命。

花蕊夫人到底是怎麼死的,卻衆說紛紜。

第一種說法:直接被趙光義射死的。

有一天,宋太祖率親王和一衆後宮妃嬪前往後苑宴射。

宋太祖勸趙光義飲酒,趙光義答道:“若花蕊夫人能夠爲我折枝梅花,我便飲酒。”

花蕊夫人只好“以身獻花”,結果就在花蕊夫人折花時,趙光義卻來了個“飛花”,用弓射死了她。

事後,趙光義跪在地流淚認罪,同時還給宋太祖六字忠告:“宜爲社稷自重”!

趙匡胤見花蕊夫人已死,也就沒有過多追究。

這個說法顯然把是把趙光義當成了爲國爲民的好弟弟,除去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花蕊夫人。

以免,趙匡胤因爲貪圖美色而誤國誤民。

第二種說法:直接被趙光義處死的。

有史料記載,宋太祖趙匡胤佔有花蕊夫人後,趙光義也覬覦花蕊夫人的美貌,想佔爲已有。

有一次,趙光義鼓惑趙匡胤親率大軍北伐外敵時,他偷入寢宮,想強行霸佔花蕊夫人。

結果花蕊夫人誓死不從,事後他派人祕密把花蕊夫人殺死了。

當宋太祖趙匡胤北伐歸後,趙光義說花蕊夫人是“食物中毒”而死。

趙匡胤雖然存疑,但花蕊夫人已死,他也就不再追查,害怕影響兩兄弟的親密關係。

第三種說法:直接被趙光義暗殺的。

有傳說花蕊夫人因爲插足宋太祖立儲之事而觸及了趙光義的利益。

因爲他們三兄弟曾經在母親面前立過誓言,皇位是由老大傳給老二,然後再傳給老三。

趙光義平日裏看起謙恭韜晦,但因爲花蕊夫人的插足,令他很是惱怒,於是派人暗殺了花蕊夫人。

因爲花蕊夫人死得悄然無息,趙匡胤也就無從追究了。

這三個傳說中,“爲國爲民”之說最不可信,單從趙光義強霸李煜的小周後一事,就可看出趙光義是個荒淫無恥的昏君。

後來據說連宋太祖也死於他的毒殺之下,儘管留下了燭影斧聲的千古之謎,但趙光義毒殺依然是最大的可能性,而他最終登上了皇位,成了最後的贏家。

花蕊夫人雖有傾國傾城的貌,卻仍逃不脫紅顏禍水的罪名,有幸的是,她的夫君雖是亡國之君,卻不失爲一個好丈夫,他沒因別人說她紅顏禍水就責怪她。沒有像唐明皇處死楊貴妃那樣對待自己的夫人。就憑這一點,他是個值得花蕊夫人傾心一生的人。

作爲君王,因沉湎女色而少理政事,一個國家的滅亡的罪名必須由紅顏禍水來承擔嗎?

古時女子不過是男子的附屬物,更遑論君王的妃子,如果她能敦促君王勵精圖治,自然是賢良有德;她若自甘耽於溫柔之鄉,那也不全是她的錯。

花蕊夫人和衆多被當做亡國妖女的女子命運一樣,都被人所忌憚,最終也難逃慘遭殺害的結局。

沒有人爲她說話,這也是古代女子的悲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