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東北的一些城市,棚戶區並不是個貶義詞,它只是建設於1949年前後、東北城市產業工人的主要居住地。換言之,東北城市中的棚戶區,承載着太多故事,有厚度、有廣度,也更有溫度。這是一張2020年夏天東北某五線城市棚戶區的航拍圖。從空中俯瞰,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曾經風靡一時的偷菜遊戲。

聯想猶不夠,事實上,棚戶區已經被規格不一的菜地、莊稼地佔據了主導。

這裏曾經住着1000多戶人家,將近萬名產業工人和家屬。2008年,這裏被確定爲棚戶區,相關拆遷工作同步進行。12年過去,大多數住戶已經在一期二期計劃中喬遷新居,僅剩60多戶等待第三期也是最後一期搬遷——因此,這裏被稱爲最後的棚戶區。

東北今年的盛夏來得有些早。雖然是6月中旬,但午後的氣溫已經達到了30度以上。盛夏午後,70多歲的爺爺和小孫子不午睡不納涼,頂着烈日守村口——不是村口,是街口。好多外地人初來乍到,都會誤判:他們並不認爲這裏是城區,也不知道這裏曾經住着近萬名貨真價實的城裏人。

老爺爺不懼盛夏烈日,就是爲了看護菜地和莊稼地,有自家的,也有鄰居家的。就像老爺爺所說,“一隻羊是看,一羣羊也是看,我就一塊給看了。”老爺爺退休前是一家造紙廠的裝卸工,專幹重體力活,身體倍兒棒。他說自己看菜最合適,一旦遇到偷菜人想動武把操兒還能較量一下。

棚戶區裏大多數是菜地,莊稼地較少,但都是60多戶居民的心血和傑作。這塊地的玉米,跟農村相比,其長勢毫不遜色。其實很好理解,住在這裏的絕大多數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大都有上山下鄉的經歷,搞搞蔬菜莊稼的精耕細作,對於他們來說是小菜一碟。

在棚戶區,能充分感受老一代工人階級勤儉節約的光榮傳統並未丟失——緊挨建築沙土的空隙,茁壯的土豆已經充分就位,地盡其用還綠化養眼,兩全其美。

那麼,棚戶區種菜種糧究竟是怎麼形成氣候的呢?據棚戶區居民介紹,第一期第二期拆遷後,就產生了很多塊空地,大夥兒覺得閒着怪浪費的,就把空地利用了起來。“住在這裏大多數都是退休的,種菜種糧打發時光,不是生活必須。”

旱廁基本是棚戶區的“標配”,如今在菜地莊稼地的包圍中,卻顯得另類。跟農村的旱廁大多屬於私人不同,棚戶區的旱廁則是公共場所。六七十年過去,棚戶區居民工人階級的主人翁意識依然很強,類似這種給公共場所加防護的事兒,都是自覺去做,不用動員。畢竟還有60多戶人家住在這裏,旱廁要存在,只是外包裝容易讓人誤會。

最後的棚戶區、最後的60多戶人家。希望,2020年的端午節是他們在棚戶區度過的最後一個端午節;希望,明年的端午節之前,他們能喜遷新居。祝棚戶區的老人大人和孩子們安康如意!(棋簿紫/圖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