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6天來,印度政府在財政收支上有兩個特大手筆:一是6月17日,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批准了印度政府申請的7.5億美元的貸款,其用途是用於印度檢測新冠病毒,緩解國內嚴重疫情對印度貧困弱勢家庭的巨大沖擊;二是《福布斯》雜誌網站6月21日報道說,在於三個鄰國頻繁爆發邊境衝突後,印度近日花費7.8億美元向俄羅斯緊急購買了33架先進戰鬥機,準備裝備兩個中隊,用於加強對鄰國的邊境威懾。

一方面印度政府裝貧哭窮,疫情確實異常嚴重,不得不向亞投行申請貸款,毫無疑問7.5億美元是專項救災資金,這是救命錢,只能是專款專用;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又出手闊綽,天價進口軍火,加強所謂的國防力量。這種“窮困”和“闊綽”的強烈反差背後,彰顯的是印度政府以什麼爲本的取向!雖然現在還沒有確鑿證據能夠證明:印度非法挪用了亞投行的專項貸款,但從基本吻合的美元數字上看、從前腳跟後腳的一收一支時間吻合點上看、從國內發生的重大事件(矛盾)的重疊度上看,印度都脫不了左手倒右手的嫌疑。

試想一下,如果印度真的國庫充盈,還需要求爺爺告奶奶地去貸款嗎?從某種程度上說,印度以抗擊疫情之名義在亞投行鉅額貸款,只是個幌子和藉口,其真實目的就是爲了購買軍火(印度的武器裝備一直依賴於進口)。

本來嘛,加強國防力量也沒啥說的,也不是不可以,可凡事有一個輕重緩急,當疫情防控和購買武器相互衝突的時候,總得有個正確選擇——救民於水火纔是王道啊!印度當下最迫切要解決的是疫情防控,以及受其衝擊下的經濟和民生問題,而不是窮兵黷武。

印度總理莫迪,一直是以強硬派的領導人形象,深得廣大印度教徒好感。這兩天,“莫迪向中國投降”的話題,儼然躍上了印度地區推特的熱搜第一名!原因是莫迪在6月19日全國黨派大會的緊急會議上說:“(中方)沒有進入印度領土,也沒有印度哨所設施被拆除”。一時間印度全國上下一片譁然。其中批評最響亮最激烈的,莫過於反對派的前國大黨領袖胡爾·甘地——直言莫迪“認慫”了。莫迪在一週之內從強硬迅速軟化,又花鉅額資金購買戰鬥機,真是被迫無奈的?

正如印度當地媒體《印度斯坦時報》所說:莫迪之所以認定沒有中國軍隊進入印度邊境,主要是在對抗反對黨的質疑,因爲反對黨會藉此繼續向莫迪發難,而這會讓莫迪陷入到更加兩難的境界。爲了堵住國內反對派的嘴,所以莫迪政府不惜挪用抗疫貸款而購買軍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