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帝給他寫一道聖諭,其文字猶如一封表“忠心”的肉麻書信,大家不妨來讀上一讀:

“你此番心行,朕實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顏對天地神明也。正當西寧危急之時,……爾等此用心愛我處,朕皆能體到。每向怡、舅,朕皆落淚告之,種種亦難書述。……不但朕心倚眷嘉獎,朕世世子孫及天下臣民當共傾心感悅,若稍有負心,便非朕之子孫也,稍有異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他就是年羹堯。

年羹堯是安徽懷遠人,康熙十八年(1679年)生,他從小聰明好學,頗有才學,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便中得進士。曾任翰林院檢討,四川、廣東鄉試考官,內閣學士等,深得康熙皇帝的寵愛,三十歲不到就升任四川巡撫。後又升爲四川總督兼巡撫、川陝總督,成爲大清西陲的重臣要員。

雍正帝坐上龍椅後,他對年羹堯的寵愛和賞識,比他的父親康熙帝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上升速度猶如搭上火箭: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朝廷授二等哈達哈哈番世職;三月五日,加太保銜,封三等公;十四日,授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五月,諭命節制西北軍事。二年(1724年)秋,封一等公。一年多時間裏,年羹堯由一名重臣要員,成爲坐鎮邊陲的西北王。

那麼,年羹堯是怎麼會成爲雍正帝的心腹重臣的呢?

在康熙帝時期,九子奪嫡,雍正派是人數最少的一派,主要就三個人,一個是皇十三子愛新覺羅·胤祥、一個是他的親舅舅步軍統領隆科多,還有一個就是川陝總督年羹堯。年羹堯能與雍正帝搭上線,主要是他的一個妹子嫁給雍正帝爲側福晉。後來,雍正坐上了龍椅,自然是重用這三位大臣,他們三位一個拿總、一個保安、一個靖邊,是雍正王朝初期重要的三足。

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發生羅卜藏丹津叛亂,雍正帝便派出了年羹堯,任撫遠大將軍,總督各軍進行平叛。年羹堯不負王命,在第二年秋就平定了叛亂,爲雍正帝樹立威望立下了汗馬功勞。

所以,雍正帝把年羹堯當作恩人看待,於是就有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封詞句肉麻的“硃諭”,猛拍年羹堯的馬屁。

那個時候的雍正帝,在工作上,有事沒事的都會徵詢一下年羹堯的意見,羹堯不在京就去信問“此事朕不洞徹,難定是非,和你商量,你意如何?”連人事安排都要聽他的意見。在生活上,雍正帝對年羹堯及其家人的關心也超出了一般的君臣關係,對他家裏人生老病痛等等瑣碎之事也無不牽掛在心,總是噓寒問暖的,關懷備至,爲了讓年羹堯能喫上新鮮的荔枝,雍正還動用了皇家快遞直接送貨到西安。

如此受皇帝寵愛和賞識的一個人,後來會是怎麼樣呢?

網絡上曾流傳這麼一句話,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把這句話,用在雍正帝和年羹堯兩人的關係上是再合適不過了。

也就在雍正帝給年羹堯寫了這封肉麻表忠信不久,年羹堯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凱旋迴京,本以爲可以加官進爵的他,怎麼也料想不到雍正帝給了他冷臉,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還留給他這麼一段話:“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若倚功造過,必致反恩爲仇,此從來人情常有者。”

當然,這一切的變化,也只能怪年羹堯自己。他居功自傲,不團結同僚,另外還有經濟問題和生活作風等等問題。

至於年羹堯後來的事,大家都有所瞭解。

雍正三年(1725年)年羹堯被撤職查辦,朝廷給年羹堯開列九十二款大罪,請求立正典刑。其罪狀分別是:大逆罪五條,欺罔罪九條,僭越罪十六條,狂悖罪十三條,專擅罪六條,忌刻罪六條,殘忍罪四條,貪婪罪十八條,侵蝕罪十五條。

最後,年羹堯被雍正帝削官奪爵,賜令自盡,兒子年富處斬,父、兄被罷官,諸子年十五以上發配邊疆,年羹堯最後以身敗名裂、家破人亡告終。

更多精彩文章:

雍正時期,清廷有個名字古怪的機構叫粘杆處,它爲何讓人害怕?

他是雍正帝的胞弟,大師卜了個卦說他將來定有九五之尊,結果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