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雍正皇帝,對歷史不太瞭解的人,可能想到的是他在各種宮鬥劇中的形象,其實是這種被包裝和藝術化的人物形象和雍正本尊相去甚遠。實際上雍正是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不到13年的在位時間裏,留下了3000多萬字的手跡,平均下來每天要寫3000多字,對於常人來說,這是一項多麼繁重的工作。

雍正去世時剛好56歲,年齡不大正值壯年,關於他離世的原因,史籍中的記載含糊其辭。《雍正朝起居注冊》中這樣寫道:“丁亥,聖躬不豫,仍辦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不豫”,後又“疾大漸”,只說雍正因爲得了疾病而去世。因爲病中仍然操勞政務,因此給世人留下的感覺好像是積勞成疾而突然駕崩。

歷史上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嗎?“凡實錄所載,關於帝王本身事者,爲最難得實”,這一點已經成爲史界共識。修史是爲了記載歷史,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那麼雍正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麼呢?一本雍正時期留下的賬簿給出了答案。

《活計檔》是清代內務府造辦處承辦宮中各項活計檔冊的總稱,學者從該資料中找出了一些端倪。檔案內記載,從雍正在位八年到十三年期間,命人採購了大量的石灰、硫磺、黑鑽、木炭等物品,說到這裏很多人可能已經猜到了,這些物品在古代有什麼用途,兩個字——煉丹。

《活計檔》裏顯示,皇帝幾乎每月都會命人採購這些物品,少則幾十上百斤,最多的一次達到4000多斤,從雍正八年十一月至十三年八月,向宮內運輸煉丹所需物品共一百五十七次,平均每月兩三次。

達到長生不老是每個人的願望,對於封建帝王來說,這種願望尤其強烈,歷史上通過煉丹希冀達到長生的皇帝不少,雍正帝有這種想法並不意外。另外單證不立,其實從其他一些方面還可以找到證據,雍正自稱“圓明居士”,這一點很多人知道。居士是道家信徒的稱呼,雍正不僅自稱居士,而且在位時還主持修編了《圓明居士語錄》,起居錄裏也常提到雍正喜捧讀道家經典《發明金丹之要》。

《世宗憲皇帝御製文集》是收錄世宗憲皇帝雍正的詩作的文集,在該文集中也收錄了雍正帝寫的一首特別的詩《燒丹》,“鉛砂和藥物,松柏繞雲壇。 爐運陰陽火,功兼內外丹”,看來,當皇帝的主業,副業和愛好中包括了煉丹。

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突然駕崩,五日後,新即位的乾隆帝就發了一條奇怪的諭旨,諭旨的內容是“聞外間有爐火修煉之說……張太虛王定乾等數人,置於西苑空閒之地……未曾聽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藥,今聯將伊等驅出,各回本籍”。可以看出,新皇帝的這條聖旨的主要意圖是要把張太虛王定乾等道士驅逐出宮。

老皇帝去世本月很多事務需要處理,爲何在大喪期間特意提到幾個道士?“未曾聽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藥”,這顯然是欲蓋彌彰。本要對這幾個道士嚴加處置,但遇國喪,不易殺人於是放逐之。這一切都透露着一個非常重要的史實,雍正的死其實另有他因,而且很可能就跟煉丹有關。

皇帝因爲服食丹藥暴斃而亡,對於本朝來說自然不是光彩的事,官方史籍不載也在情理之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