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教育諮詢3年多來,每天都面臨各種各樣的諮詢,今天我需要提出“11條不回應”準則,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支持。

1.不回應讓我們進行預測的諮詢。如當前詢問2020年法考的時間是哪一天?2020年考研時間是哪一天?這些問題我們無法預測,也不想預測,等着看公告不是更好嗎?

2.不回應需要院校或者相關人員自主決定的諮詢,即不回應政策解讀性問題。如很多考生經常詢問某某大學的某某規定是什麼意思啊?某某院校的某某規定是不是違規?

3.不回應自行檢索即可得到答案的諮詢。如詢問某某院校的招生簡章,某某院校的招生計劃,某某院校的報名時間等等,我真的記不住以及你有諮詢我的功夫,自己就可以找到答案了。而且大家的檢索方式都是差不多的。#教育#

4.不回應不可能有答案或者答案沒意義的諮詢。如很多人特別喜歡問某某院校的考博錄取率、這個學校好考嗎?我能考上某某院校嗎?想回應這類問題,需要給出很多大前提性假設,只要一個你不符合或者形勢發生變化,給出的建議沒啥意思。這就像很多人喜歡看清華北大等院校某某專業碩士、博士的經驗分享貼,但是我們可以非常明確的告訴你,對絕大多數人考清華北大沒有多大意義,因爲人家一年只招1-2個人,只要有一個競爭對手比你優秀,你就考不上。雖然很多人不同意上述見解,但是我們不回應不具有統計價值的預估。當然這些經驗貼的價值不是告訴你怎麼考取清華北大,而是提升你的認知與學習方法。

5.不回應私人信息獲取諮詢。如某某導師的聯繫方式、電話。在此我們必須提倡一種處理問題的思路,即相信官方,多通過官方途徑聯繫,招生簡章有學院研招辦的聯繫方式,有的老師也公佈自己的聯繫方式、學院官網也有老師的聯繫方式,你真的沒必要東打聽西打聽的去獲取別人的信息,公開途徑足夠你達到你的目的,不要忘記你的最終目的是什麼?不是獲取別人的多個聯繫方式,這就像很多人一直羣組中@別人,要加好友,但是一直不說自己的問題。

6.不回應需要論文式解答的諮詢。這方面很多法律人經常犯,你回應他一句話,他能夠找到你這句話的N個毛病與反例,搞得你必須給他一個論證非常充分的解答!這是根本無法破解的問題,特例太多了。

7.不回應你學長學姐、老師說某某的諮詢。如很多人經常問,我某某學長說某某問題(或現象),這是真的嗎?一方面每一句話都有說的大背景與前提性假設,另一方面你想讓我回你啥,回應你特例嗎?還是附和你學長的觀點。

8.不回應評價他人、其他院校組織等的諮詢。如某某大學的法學怎麼樣?不好意思,我實在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爲想回答這個問題需要了解太多的事情啦,而且簡單的評價他人、其他院校組織也是不負責的。

9.不回應質疑性、身份性的諮詢。如很多人不是去想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而是繞很遠的地方,認爲只有具有某種身份的人才能(甚至才配)解決他的問題。關於這個現象,我們必須着重提出,因爲我們發現超級多的人有意無意地放大一些區別,忽略真正的問題所在。如考研,很多考生格外強調不同專業、不同研究方向之間備考、交流的差異,甚至認爲是本質性差異。但是大家真正的思考一下,考研難度不是英語+政治+專業課嗎?你跟人家有啥本質區別呢?複習方法真的如你想的那樣差別巨大嗎?學法學的就比人家非法學考研的高級嗎?哎,太注重形式了。

10.不回應需要自己做決定的諮詢。如當前很多考生調劑到某院校之後,到處問別人調劑院校值得上嗎?有沒有必要啊?讀研有啥用?你怎麼看啊?哎呀,就像很多人反饋的一樣,你回應他啥都是廢話、空話,其實他不是想聽你的回答,而是想讓你跟他說一下他的觀點,這樣他好作出選擇。但是我怎麼知道你怎麼想的呢?

11.不回應不文明用語諮詢。我們深知我們無法服務所有讀者朋友,也不可能令很多人滿意,更無法期待我們的回覆方式別人可以接受,但是這就是真實的我們,請尊重彼此。看不起我們與我們的回覆的,就別打擾我們了。想罵人的也請繞道。不接受廣告諮詢。

以上就是我提出的11條諮詢不回應準則,大家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