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

慎到,尊稱“慎子”,是先秦黃老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史記》說他專攻“黃老之術”。齊宣王時,他曾長期在稷下講學,是稷下學宮中最具影響的學者之一。

後來他由道入法,又被認爲是法家的創始人物。

鑑於其道法結合的思想傾向,人們遂稱之爲“道法家”

道法家的政治學說,強調“據法”、“倚術”、“重勢”

先秦法家學派的集大成者韓非子,其法、術、勢合一的理論,便繼承自道法家。該學說成爲秦統一中國後建立中央集權專制制度的思想基礎,對後世影響深遠。

按照傳統的說法,上述三個方面,分別代表了先秦法家的三個流派:商鞅重法、申不害重術、慎到重勢

韓非子關於“勢”的理論,正源於慎到。

“法”與“術”,我們經常聽說,應該並不陌生。那什麼是“勢”呢?

慎到關於“勢”的思想,集中體現在《慎子·威德》的這段話中:

騰蛇遊霧,飛龍乘雲,雲罷霧霽,與蚯蚓同,則失其所乘也。故賢而屈於不肖者,權輕也;不肖而服於賢者,位尊也。堯爲匹夫,不能使其鄰家;至南面而王,則令行禁止。由此觀之,賢不足以服不肖,而勢位足以屈賢矣故無名而斷者,權重也;弩弱而矰高者,乘於風也。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於衆也。”

慎到指出,騰雲駕霧的飛龍,一旦失去腳下的雲霧,就會立刻變得像蚯蚓一樣軟弱無力。

同樣,國君之所以能統治國家,教人服從,主要並不是由於其個人能力,而是靠藉助地位和權力

作爲平民,堯不能使鄰居服從自己;登上王位,則使天下人俯首帖耳。這就是“勢”的神奇力量。

可見,慎到認爲,治理國家,光靠賢者“不足以服不肖”,而必須具有“勢位”,也就是說,“勢”比“賢”更爲重要

不過,慎到的“勢”,固然集中於君主,並由君主賴以行使權力;但他也強調,“勢”的本質是社會力——衆人的合力

在慎到看來,這種社會力不是自發形成、雜亂無章的,而是有組織、有規則的政治力量,表現爲國家機器運轉發出的巨大能量,而能量的來源,正是這架機器的合理建構和操作——國家政治法律制度

在這一點上,慎到的“勢”韓非子的“勢”,有着根本的不同。

韓非子的“勢”,主要強調的是君主的個人之勢,即君主順服衆人的絕對權勢。正如《韓非子·八經》中說:“君執柄以處勢,故令行禁止。柄者,殺生之制也;勢者,勝衆之資也。”

“勢”成了君主凌駕一切、絕不可缺的憑藉,它不是來自於“衆助”,反而是“勝衆之資”。

而慎到的學說源於因循自然的黃老之道,故其“勢”理論中含有注重客觀外力、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你贊同得“勢”比能力更重要的觀點嗎?

慎到之“勢”與韓非之“勢”,你更認同哪一個?

歡迎留言發表高見!

-完-

【如果你覺得不錯,歡迎點贊和關注我們,碼字不易,謝謝支持!】

相關閱讀:

道家創始人老子:人類社會發展其實在不斷退步,解決方法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