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作爲“三國集團”中的三大勢力之一,麾下也是人才濟濟。其中代表性的有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龐統(字“士元”;號“鳳雛”)。劉備有能力同時收下這二位,然而在兩位才能最高的人才輔佐下,劉備所建立的蜀漢卻是第一個走向滅亡的。因緣際會,到底是發生了什麼致使劉備無緣一統天下。

首先我們知道劉備出生貴族,人稱“劉皇叔”.其自身是具有皇家血統的。因此在那個年代這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天生就是高人一等的。東漢末年,戰亂四起,曹操 “挾天子以令諸侯”,成了實際的掌權者,勢力龐大,而南邊的孫家佔據有利地勢,也在漸漸壯大。劉備也在機緣巧合下受病重的陶謙所託付,守住徐州城。但是劉備沒能夠守住。後徐州被破。又遭到盧布圍殺,被迫求救於曹操,暫時爲曹操所用。雖然之後叛逃曹操,遭到曹操追殺,但是總算在一系列波折後自己將從前流散的部隊找回來了一部分,可以面對追剿抵擋一二。這就是劉備再見諸葛亮前的坎坷經歷,處處不順,抱負難以施展,心中鬱悶。

直至劉備聽到有諸葛亮這個神人,他立決定拜訪諸葛亮,請求諸葛亮出山,也就有了後來的經典“三顧茅廬”。雖遭諸葛亮多次刁難,但是劉備求賢若渴,終是功夫不負有心人,見到了諸葛亮。後來諸葛亮的加入使得劉備勢力如虎添翼,劉備開始了地盤的擴張。劉備在得到諸葛亮後,“事業”上確實立馬有了很大的提升。此時正是劉備的“事業”上升期,而當時龐統正是事業低谷期,被免官,無處可去,劉備也從諸葛亮口中瞭解過龐統,諸葛亮對其也是讚賞有加,故而招納了龐統。至此,劉備得到當時天下當權者夢寐以求的兩位賢能:臥龍和鳳雛。都說得二者得天下。劉備至此也是意氣風發。

劉備在二位賢才的幫助下,綜合實力確實有了大幅度的提成。但是劉備作爲領導者,說到底還是缺乏曹操那種謀略和手段,雖然他有了兩大智囊團,但是最終決策者還是他,在一定程度上了智囊團的作用發揮不出全部實力,受到劉備個人條件的限制。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劉備個人太過感性,缺乏果斷和冒險精神,也是他後來的一個決策失誤造成龐統英年早逝的一個隱形的原因。

對於諸葛亮和龐統二位來說,他們雖然有才有能,但是他們對於自己的領導者是百分百的服從,他們只會在劉備提供給他們的權力範圍內行事,不會有絲毫逾越,哪怕劉備有時候欠妥,但是隻要劉備的命令二人都去執行。也就是說劉備集團是比較循規蹈矩的一個思想,他們有爭奪天下的心,但是由於人人都是感情至上的,很多決策難以有效執行。

很多人看過《三國演義》,看到龐統之死,都覺得鳳雛之死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明明有更好的選擇,作爲下屬已經把他自己的能做的最好的策略都給到劉備,但是劉備卻沒有選擇最好的。不僅僅直接導致了鳳雛之死,更從側面看出劉備在爭奪天下上已經越走越遠了。龐統在臨死前說的一句:“今日我死,乃天命也。”更是讓衆人將劉備的未來一眼看到底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