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執政有多服人?看這三位被處罰的人,對諸葛亮的態度就知道了】在諸葛亮當政時期,內部曾發生馬謖被斬,廖立、李嚴被黜的事件,使人們體會到諸葛亮用人的一個特點,即:不管怎樣,他似乎都能令被斬、被黜者心服口服。這是很值得思索的事。

馬,字幼常,襄陽宜城人。他幼時好學,博覽兵書,及其成年,才氣過人。他在荊州加入劉備的隊伍,後以荊州從事隨備入蜀。馬謖善論軍事,贏得了諸葛亮的器重,他常召馬謖與其談論軍事理論,有時甚至一聊就是一夜,諸葛亮當時可能有意培養馬謖繼承自己的衣鉢。

馬謖確實曾爲諸葛亮獻過一些有效的策略,如他在諸葛亮南征時提出的攻心戰術,對諸葛亮平定南中局勢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因此,諸葛亮在首次北伐時,特意調來馬謖,授予其重任,令其擔任先頭部隊,領兵鎮守街亭。但是馬謖,缺乏實戰經驗,加之不遵循諸葛亮的部署,演出了一幕失守街亭的悲劇。後來追究戰敗責任,諸葛亮按律判了馬謖的死刑。即所謂“揮淚斬馬謖”,馬謖在給諸葛亮寫的遺書中說:“ 明公視謖猶子,視明公猶父,願深惟殛鯀興禹之義,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謖雖死無恨於黃壤也”。表明他死而無怨。

廖立,字公淵,武陵臨沅人。劉備領荊州牧時,廖立任長沙太守,時年未滿三十歲。劉備入蜀,諸葛亮鎮荊州,孫權派使者結好於諸葛亮。使者問起劉備軍中的賢士,諸葛亮答日:龐統、廖立、楚之良才,當贊興世業者也。”可見,諸葛亮對廖立是很賞識的。但廖立自命不凡,總認爲自己的名位應是諸葛亮第二,卻未被委以重任,因而常懷快怏。並且攻擊諸葛亮從下層選拔官吏的政策,說之爲:“俗吏”,“不足以經大事”常常散佈流言蜚語,挑撥事端。諸葛亮上表劉禪,將廖立罷了官。貶到汶山郡去從事耕殖。廖立受到這樣的懲罰後,心服口服,對諸葛亮並無怨語,後來當他得知諸葛亮病逝的消息,垂泣嘆日:“吾終爲左衽矣!

李嚴,字正方,南陽人。原在劉璋手下任職,很有才幹。劉備兵徵益州,李嚴率衆投降,被拜爲裨將軍。劉備臨死時,他曾和諸葛亮一同受詔輔佐劉禪,地位僅次於諸葛亮。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李嚴在後方負責籌集督運糧草。可由於當時沒有及時籌措到足夠糧草,爲轉移矛盾,擺脫自己的責任,李嚴想到一個昏,派人向諸葛亮假傳劉禪的旨意,請諸葛亮退兵。令諸葛亮氣憤的是,退兵之後,李嚴反而責問:“ 軍糧饒足,何以便歸”。

此外他又上表劉禪說:“軍退, 欲以誘賊與戰。”後來諸葛亮經過查覈,出示李嚴的前後手本。在確鑿證據面前,李嚴“情竭,首謝罪負”。於是,將李嚴罷官爲民,遷至梓潼郡。他知罪而無怨言,並認爲諸葛亮公正無私,會允許自己將功補過。當他聽到諸葛亮病逝的消息後,感到再也沒有被召回的希望了,故“激憤”發病而死。

治理國家,不可沒有賞罰。諸葛亮在他的《便宜十六策》中把“賞罰”列爲一項重要政策,並指出這項政策的作用是“賞以興功,罰以禁奸”。這一思想無疑是正確的,但要實際地執行賞罰之政就非常之難了。比如,獎賞容易使人欣然接受,懲罰難以使人心悅誠服,往往是前者易於實施,後者難以推行。諸葛亮能使馬謖被斬而無恨意,廖立、李嚴被黜而無怨言,此類事件在歷史上是不多見的,正如晉人習鑿齒所說“自秦、漢以來未之有也。也正因此, 就更值得我們究其原因。

賞罰不偏廢,有功則賞,有過則罰,乃其原因一也。

馬謖善論軍計,爲諸葛亮平定南中叛亂獻良策,諸葛亮就倍加器重:但他自作主張,以致失守街亭,諸葛亮就以軍法定其死罪。廖立年輕有爲,諸葛亮就視其爲國家棟梁之材:但他自以爲懷才不遇,以致挑撥羣臣不和,諸葛亮就將其貶至邊遠地區。

李嚴很有才幹,諸葛亮就將督運軍需之重任交付於他,但他假傳聖旨,上欺皇帝,下瞞諸葛亮及北伐軍兵,以致延誤軍情,諸葛亮就將其罷官爲民。有功就肯定,給予賞;有過不遷就,給予罰。不因其功而掩其過,也不因其過而忽其功。如此,受賞不以爲是恩賜,受罰也不以爲是陷害。

以事實爲據,“賞不可不平, 罰不可不均”,乃其原因二也。

馬謖“雖死無恨於黃壤”,是因爲他違犯了軍令,自知犯了重大罪過,必須承認諸葛亮處理得當,諸葛亮實行罰時,一唯“實”,二唯"平”,主要是以事實爲依據,正如諸葛亮所說的“賞罰不曲,則人死服" 。

賞罰以利國事爲原則,不摻雜以私情,乃其原因三也。

馬謖與諸葛亮的私人感情很好,馬謖死後,在給他舉行祭奠儀式時,諸葛亮也難過得流淚。甚至過後很久,蔣琬再提起馬謖時,諸葛亮還會難過得留下眼淚。可見馬謖在遺書中將他與諸葛亮的關係類比爲父子,是有原因的。但諸葛亮深知嚴肅軍紀對實現統一大業至關重要,所以,他不以私情而廢軍法,仍將馬謖定爲死罪。不因親近而重罪輕罰,也不因私怨而輕罪重判。也就是諸葛亮所說:“賞賜不避怨……誅罰不避親戚。”如此。施罰者心中無私,受罰者也就心中無怨。

允許受罰者改過歸正,讓其看到希望,乃其原因四也。

聽說諸葛亮病逝的消息後,廖立感到很失望,他認爲諸葛亮死後,可能再不會有人再想起啓用他了,只能老死在邊疆了。李嚴聽說諸葛亮病逝後,不久也發病而死,也是因爲他知道諸葛亮病逝,可能自己再無出頭之日,因爲只有諸葛亮是允許別人改過的,所以只要他掌權,他們仍有被召回的希望。人一生難免不發生錯誤,若因一次過錯而受罰終身,則受罰者或消沉、或抱怨、或憤怒,不可能做到無怨言。而給予改過之機會,使其看到立功之希望。

施罰者自身端正、嚴於責已,乃其原因五也。

街亭失守後,諸葛亮除按軍法將馬謖定爲死罪外,同時上疏劉禪,請求將自己的官職貶下三級,並且“布所失於天下”,讓人們都知道自己的錯誤。他還專門寫了一篇《勸將士勤攻己缺教》,說:“自今已後,諸有忠慮於國,但勤攻吾之闕,則事可定,賊可死,功可躋足而待矣。”諸葛亮敢於承認錯誤、嚴於責己、不文過飾非,一方面顯示了政治家之胸懷,另一方面也爲他人樹立了榜樣:知過,改過,不因因過受罰而積怨恨於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