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于网络

最近几天,教育问题突然占据了新闻头条,甚至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首先是五月的一个直播活动,影视演员仝卓在直播中自爆,他曾以伪造的应届生身份参加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考试,结果顺利考上入学并毕业。

这一事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山西省教育厅立即展开了调查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罚,仝卓本人也被取消学籍,他参加的直播节目视频也被删除。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997年,我参加了高考,考入了北京的一所大学。我被别人取代了……”来自山东济宁的女子苟晶发帖称,她曾两次被大学替换。

对此山东济宁方面已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山东省还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组,以彻底调查冒名顶替等非法手段入学的问题。

在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干预下,这件事离真相更近了一步。目前,从媒体报道来看,整个事件仍有一些疑点,证据链的收集有待推进。如果确实是被她人冒名顶替,应该一查到底,相反,如果有人趁机炒作,也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但无论如何,被偷走的时间无法逆转,被生活取代的也无法重置。以卑劣的方式剥夺农村孩子学习的机会,不仅无视法律法规,而且践踏了贫困家庭学生继续奋斗的信心,从而扼杀了贫困家庭改变命运的希望。

网法律专家解读:

毋庸置疑,受教育权是公民最重要的权利之一。大学作为人们改变命运最方便、最公平的方式,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行为,无疑是劫取了他人的人生,改变了他人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对这一黑色链条上的每一个作恶者都不该放过。

虽然时间已经很长了,但必须将侵害者绳之以法。冒充者进入学校的“黑色”利益链条并不复杂,其要素也足够清晰,必须一查到底;不能因为年代久远就含含糊糊,让迟到的正义继续缺席。只有安抚每一次冒名顶替事件的受害者,高考才会公平而不会任意被践踏,让“读书改变命运”真正激励着来自贫困家庭的寒门学子。

从长远来看,则应以信息化技术堵上可能存在漏洞的任何环节。进而有效维护高考公平秩序,让每一名努力者都真正依靠自身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