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當林間傳來蟬鳴聲聲

當炙熱的陽光讓人睜不開雙眼

“小暑”節氣如約而至

7月6日23時14分

“出梅”入伏

炎炎盛夏開始登場

小暑開始,天氣開始變熱,暑熱外蒸,毛孔張開,陽氣容易外泄,所以,要“春夏養陽”,需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同時飲食上應注意清熱祛暑,應以適量、清淡、清暑利溼健脾胃且富含營養價值爲宜。順應季節特點,多喫時令蔬果,均衡飲食。

民間將小暑節氣的飲食指南概括爲“三花三葉三豆三果”。具體是哪些食材?如何食用更佳?馬上爲大家一一道來:

三花: 金銀花、菊花、百合花

沖泡成茶,消暑佳品

“三花”適合沖泡製成消暑的茶品,大家也可以根據口味或需要添加輔料。

三葉:荷葉、淡竹葉、薄荷葉

適合沖泡、入湯

“三葉”適合用來煲湯清熱解渴,也可以自制清涼飲品,健康又養生。

冬瓜荷葉湯

a) 準備1000克冬瓜、1塊新鮮的荷葉、1-2根淮山、15克薏苡仁、15克扁豆、4扎燈芯花、500-1000克豬小排(自由添加);

b) 先將冬瓜和淮山去皮洗乾淨,切成滾刀塊段。其他材料也洗淨,用清水浸泡10分鐘左右,然後一起放進煲湯的瓦煲內,加入適量的清水(蓋過材料,約10碗水量),先用大火煮沸,小火慢煨約2個小時。

冬瓜荷葉湯是一道傳統的藥膳,清熱解暑、利尿除溼、生津止渴;淮山則有健脾養胃的作用,適合在暑熱、三伏天時飲用。

三豆:綠豆、赤小豆、黑豆

中醫稱之爲“夏季滅火器”,喫一碗三豆粥,能清熱降火

這些豆類可以熬粥和煲湯,做些清涼食品。

綠豆金銀花粥

a) 準備50克的綠豆、10克金銀花、100克粳米;

b) 先把綠豆浸泡一晚,第二天分別洗乾淨綠豆、金銀花和粳米;

c) 將金銀花放進適量的清水中熬煮30分鐘,熬煎出汁水,30分鐘後撈出金銀花;

d) 再依次在煮完金銀花的水裏倒入綠豆和粳米,開始熬粥;

e) 等粥差不多熟了後,加入適量的冰糖或紅糖,再慢火煮一小會即可享用。

三果:西瓜、苦瓜、冬瓜

清熱消暑、涼血解毒、滋肝明目

在中醫理論來說,“苦能清熱”。苦瓜,性味苦、寒,歸脾、胃、心、肝經,具有清熱消暑、涼血解毒、滋肝明目的功效。但是,對於脾胃虛、怕寒的人羣來說,苦瓜不宜多喫。或者可以和溫熱健脾屬性的食材,例如山藥、牛肉、羊肉,一起烹飪食用。

苦瓜釀肉

a) 準備500克苦瓜、300克豬肉(三分肥、七分瘦)、1只雞蛋、蔥末、薑末;

b) 豬肉剁肉醬,雞蛋攪成蛋液,然後在肉醬里加進蔥末、薑末、精鹽、味精、蛋液和溼澱粉,攪拌勻成肉餡;

c) 苦瓜洗乾淨、去蒂,切成段,挖去中間的瓢子,成圓筒狀;

d) 用少許鹽稍微醃製2分鐘後瀝乾水,在每個苦瓜筒的內壁均勻抹上幹澱粉,將肉餡往苦瓜筒內填滿、抹平,然後把釀苦瓜放在抹了油的盤子上;

e) 炒鍋起火,倒入色拉油,待鍋燒熱後,將盤內的釀苦瓜放進鍋內,用掌勺輕推,等到釀苦瓜變成翠綠色,把火候加大,舀入適量的高湯,加入精鹽、味精略燒至熟。最後淋上明油,起鍋即可。

如果夏天胃口不好、食慾不振,不妨試試這道清熱消暑的菜餚。

蔬菜水果不能代替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蔬菜水果不能代替!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石,成人每日的食譜應包括人體需要的礦物質、脂類、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水和膳食纖維七大營養素。其中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糖類和纖維素,增強人體抵抗力,暢通腸胃。“蔬菜不能代替水果,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本文轉自健康膳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