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設計的窘境

  •        如何去評價一個設計的價值,大多數用戶可能從美觀去評價,而設計師卻需要從多方面去考慮。不知道什麼時候“用戶體驗”開始走進設計師設計作品中,我們開始注重從不同的設計方向去評價設計作品。尤其是近幾年,用戶體驗已經成爲中國各大互聯網公司必做的一個選項和關注。

任何行業都有天花板,都有一個要突破的瓶頸。用戶體驗也不例外,由之前的備受矚目到現在的遍地開花,用戶體驗已經進入一個迷茫的瓶頸期。  

在經濟下行和行業競爭的加劇中,設計行業的設計師可能對於設計體驗的認知已經逐漸趨於理性。而公司也開始把設計體驗當做是設計的一個步驟,期待能夠像對待運營、銷售那樣用更科學的手段對其量化。

然後,在設計中對用戶的設計體驗來說,是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幫助運營與市場推廣的加強。然後,由於設計體驗沒有實際的產物,所以這就造成了設計的價值無法真正的體驗,沒有量化的標準。

02.價值的體現

任何東西的價值都是需要賦予的。在iPhone時代,產品在技術、成本等條件和競爭對手處於同等地位的情況下,蘋果就通過設計來獨闢蹊徑,從而開啓了別人無法匹敵的蘋果帝國。從這裏可以看出,設計價值在商業中存在很大的競爭空間。

在互聯網行業,有些公司還是通過一些數據指數去衡量用戶體驗的價值,如用戶活躍度、點擊率、留存率等。通過這些數據,就可以看出,你做的設計有沒有影響到用戶,有沒有轉化成實際的價值。所以,設計的價值也在於此,價值的體現是需要通過商業成績來證明的。

先確定對象設計後,在通過設計方案輸出價值實現商業目標,這是用戶體驗設計師們傳統的工作流程。隨着互聯網行業的趨於完善,設計師要做的也不單單只是出圖,跟多時候,設計師也要把握行業動態做出符合當前行業潮流的設計作品。

設計師不單單只是做出好看的圖,而且還需要對產品的數據進行分析並結合用戶研究、挖掘用戶痛點,以設計思維爲主導來進行設計。只有關注設計的商業價值來進行的設計纔可以推動產品創造價值。

找準產品定位:沉澱流量,製造價值

在活動設計的時候,很多APP都會運用彈窗來提醒用戶,可這也容易造成用戶的流失,讓用戶產生反感。所以,通過設計來讓用戶點擊,就算不點擊也能夠讓他不會新生牴觸,這就需要用戶體驗設計去站在用戶的角度,給出讓用戶不反感,不牴觸,甚至願意點擊的方案了。

在一次做資訊詳情頁流量統計的時候,我們發現流量都在主頁的幾個頻道上面。而且這幾個主頁的流量在點擊過後,有一半的用戶都退出去了。通過後臺流量就可以看出來,用戶在意的不只是他們關注的內容,還在乎內容的質量。

激發用戶動力:保持粘性,開拓機遇

由於經濟的改革,市面上越來越多的小額貸興起,由於產品衆多、條款負責、還有一些合同也是難懂。所以用戶就需要慢慢篩選,進行比較,如果你的產品能夠簡介明瞭的讓用戶瞭解,而且還能放心的使用,那麼你的這個產品就算成功了,在同類競品中就佔有優勢。而發現,找尋這個過程一定是發生在設計之前的。

實際上,一款工具背後的商業價值是早就設定好的,而還有一些隱藏的價值是需要在用戶使用的過程中才能夠有所體現。現在傳統的模式存在品牌單一、可複製性強、流量流動性大、時效短等。

一個產品就可以看做是一個生態圈,在這個生態圈裏面,你需要和用戶建立穩定的關係,保持用戶的活躍性,這樣你才能保證讓用戶爲你的產品買單。

活躍流量:留住用戶,裂變拉新

用戶流量一直是產品的核心,無論是線上線下運營成本都是高昂的。隨着行業的發展,新的的玩法層出不窮,拉新裂變也在慢慢的潛移默化。

全民帶貨就是一個新的拉新裂變過程,基於社交關係的熟人推薦,往往比產品自吹自擂更具說服力。

老用戶帶動新用戶的轉化,在實施和體驗中都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利用獎勵來推動用戶利用自己的社交關係鏈來激活周圍人註冊會更有動力。通過分享頁面我們就可以看出,分享的鏈接也開始豐富起來,無論是簡單的文字鏈接,還是圖文鏈接,都更注重內容和形式,讓好奇心和利益去影響用戶,讓他潛移默化的接受這個產品。

03.設計師的自我修養

設計師必須注重自我歸納和總結,瞭解自己與所在行業的水平差距,努力提升短板。 只有站在行業的前端領域進行自我評價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對於現狀的考量能夠幫助我走出瓶頸,到達新的境界。

對於設計的價值有時候是很模糊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用實際的數據來進行自我評價。通過設計思維來解決問題,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用目標達成和數據來實現設計的價值。

成長的過程不是被動的接受與消化,而是主動挖掘與沉澱。多用實踐,在既有的知識框架的基礎上推陳出新,運用新的理念去驗證,從而實現自我價值的發展。

在現有的商業模式中,設計的價值已經不再是單方面的體現。他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去印證和發現。

基本上不要什麼

只想要你的一個點贊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