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曾說過: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爲理想而奮鬥。

但凡提到舞蹈界的佼佼者,第一印象就是楊麗萍,她爲舞蹈事業付出了很多,包括前段時間,不生孩子引起的熱議。這只不過是個人的選擇而已,我們無權干涉。迴歸正題,還有一個人也特別優秀,就是邰麗華出演的《千手觀音》,也是實至名歸的舞蹈藝術家。

沒有人能放棄你自己

她們兩個人,不僅名字中都帶有“麗”,長相看起來也很相似,不得讓人好奇,難道學舞的人長相都差不多嗎?其實,她們兩個是有區別的,那就是邰麗華是一個聾啞人。

邰麗華2歲意外失聰,從無聲世界到藝術巔峯,她到底經歷了些什麼?很多人只知道她表演的特別好,殊不知她這一缺陷,曾讓她自卑到無縫可鑽,只能面對現實,努力地向上爬,纔有瞭如今的她。

殘疾人不可怕,但他們心中的那股勁,卻讓人害怕得很。身體上的缺陷,並不能影響一個人向前走。在這個世間,沒有人能放棄你,只有一個人,那便是——你自己,別人不能將我們打倒,除非自己從心底裏,放棄了最初的自己。身殘的那些人,他們經歷了無數困難,才一路走到自己認爲的高峯,只源於自己的不放棄。

很多四肢健全的人,可能都比不上他們,明明身體完好無損,卻一味地讓自己沉淪、頹廢。每個人一天就那麼長時間,與其頹廢還不如重新站起來。畢竟很多殘疾人,都羨慕我們所擁有的,而我們也羨慕他們身上的那股勁。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對立面的,在他們失去一些的同時,也會得到更多潛在的東西。

正如那句話所說“上天對你關閉一扇門,就會對你打開一個窗”,一個人的得與失,在一個地方失去了,就一定會在另一個地方找回。世間還是有很多溫暖的,只要殘疾人不放棄自己,一切皆有可能,一部分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都會做的風生水起,只不過要比常人付出多幾十倍的努力。

一場意外的高燒

而邰麗華並不是天生的聾啞,2歲的時候,她生了一場病,直接導致她墜入無聲的世界。一場意外的高燒剝奪了她發聲和聽聲的權利,這對於一個小女孩來說,是多麼沉重的經歷。明明自己是一個很健康的人,只因一場病,就變成了殘疾人,換做誰肯定是心有不甘,但也會陷入無限的自卑當中。

她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遇見這樣的事情,也慌了。但他們靜下心來,打算先不告訴她,等再長大點,要不然接受不了這樣的現實。小孩子都是很聰明的,她們能觀察到自己與對方的不同,很早時,她就悟出了自己和同齡小孩的區別。但她沒有埋怨任何人,只想奮發圖強,不甘心命運帶來的傷害。

在上聾啞學校的時候,她就特別努力,成爲了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而學校在離家很遠的武漢,從小自理能力特別強,每次都是靜靜地離開家,又靜靜地回來,她說不了話,沒有其他辦法。而這其中的艱辛,也只有當事人,自己心裏清楚。那段難熬的時光,終究是扛了過來,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變成了自己心中所想的那個人。

起初,她進入聾啞學校的時候,有一堂課讓她記憶深刻,那便是律動課。老師爲了讓他們知道什麼是節奏,便踏響木地板下的象腳鼓,用這種震動的方式,傳達給站在地板上的學生。但邰麗華卻是最特別的那個,她爲了這種獨特的感覺,將臉頰貼在答錄機喇叭上,用心去感受不同的震動,聽不到聲音,只能這麼做。

況且經常看電視,裏面的舞蹈節目,更是吸引了她,想象自己站在舞臺上,跳舞的樣子。一直想嘗試,但沒有勇氣,因爲跳舞必須要能聽見音樂,跟着音樂舞動,而她又聽不見......糾結了很久的她,從心底裏發現了,她深愛舞蹈,非常地癡迷,她想一試,哪怕不成功,最起碼曾經努力過了。

笨辦法來來回回試

在殘聯的幫助下,她開始進行正規的舞蹈訓練,在她15歲的時候,就已經有近10年的業餘舞蹈經歷了。但這中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那便是當地歌舞團的一個老師,看上了她,是個可造之才,但交流又是最大的障礙。最後只能先試一段時間,看看她有沒有這個天賦,再決定去留。

先不說能不能聽見音樂,老師考了她第一支舞《雀之靈》,看她叉腿不到位,提腿不準確,手位不協調。便認爲這個姑娘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個人才,便把她丟在了排練室,自己一人走了。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邰麗華本以爲自己有老師教了,但沒有想到,還是丟下了自己,她忍着淚水,爬起來告訴自己,一定可以。

此後的半個月,一天24小時,除了喫飯和睡覺,她幾乎都在學習舞蹈,爲的只是給自己爭口氣。儘管身體上有殘缺,但憑藉一顆不放棄的心,她做到了脫穎而出。15歲時,她跟隨着殘疾人藝術團出國訪問演出的時候,展現了自己的舞姿加上婀娜的身姿,得到了異域觀衆的讚歎,況且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一個雙耳失聰、不能發聲的殘疾人。

其實她每天都在鍛鍊自己,從起初原地轉一個圈,到後來的二三百個圈,都不在話下。況且《雀之靈》中的節拍,就有七百個左右,對於沒有聲音的她,很是困難。要想自己的舞蹈和節拍吻合,只能靠笨辦法,那就是記憶、重複,這些辦法來來回回,一直做總有一天會成功。

機緣巧合之下,張繼剛看到邰麗華練舞的那一幕,被深深地感動到了,便想幫助這個姑娘。就給楊麗萍打電話,讓她幫助邰麗華,給予她一些支持和指導。2005年,她被邀請到了春節晚會上,表演了舞蹈《千手觀音》,那一幕相信無數人至今都沒有忘記。雖說聽不見聲音,但她就是用自己的方法,做到了這一切。

小結

很多人都不信命,但很少有人真正的去付出行動,將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做得漂亮。邰麗華遇到身體上的殘缺,她沒有自暴自棄,反而迎難而上,將不可能的事情做到了可能。

如今,邰麗華已有44歲,她不再像以前一樣,出現在屏幕上,但一直都在做一些公益性活動。從無聲的世界到藝術的巔峯,既聽不見聲音,也說不出聲音,她確實成功地做到了,同樣也通過不懈努力,成爲了一個聞名全國的舞蹈明星。

人生的奇蹟,也許就在那一秒,不言放棄的人,一定是走到最後的。我們無法預知意外和明天誰會來臨,只能以樂觀積極的心態繼續生活,這纔是生活該有的模樣。

歡迎大家把關心的話題寫在評論區,我會作爲後續選題,希望創作出更多大家喜歡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