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慶和俞渝之間的矛盾,是因離婚糾紛進而引發的以爭奪噹噹網股權爲核心的爭奪戰。未來噹噹的控制權最終要在依照法定程序召開的股東會上作出決議,選舉董事會來行使公司的控制權和管理權。”

每經記者 陳克遠 趙雯琪  每經編輯 王麗娜    

繼“搶章奪權”之後,噹噹創始人李國慶再度因噹噹控制權與噹噹現管理團隊發生糾紛。

7月7日上午,噹噹發佈官方微博稱,李國慶帶二十多人進入噹噹,撬開多處保險櫃,拿走資料。隨後噹噹向媒體表示,李國慶已被警察帶走。

但李國慶對今日“重回”噹噹的行爲卻有着不同的說法。從7月7日10:08發佈微博稱“相信司法公正”,到截至發稿前,其已在微博中連發6條博文。

按照李國慶的說法,重回噹噹是依法接管噹噹並開始辦公,其本身持有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另外,李國慶在微博中還發布了當當的組織結構及人員調整,涉及CEO、COO以及多名副總裁職務。

對於如何看待李國慶最新發布的組織結構和人員調整,噹噹方面還沒有給出最新回應。

這已是圍繞在李國慶和噹噹現管理團隊之間的不知第多少場鬧劇。從去年李國慶的“摔杯”控訴、與俞渝的互相指責,到此後兩人的婚姻糾紛,今年4月李國慶的“搶章奪權”,乃至此次的新一輪衝突,雙方矛盾愈演愈烈。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俞渝與李國慶之間的離婚案件尚處審理過程中。對此,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閆創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李國慶和俞渝之間的矛盾,是因離婚糾紛進而引發的以爭奪噹噹網股權爲核心的爭奪戰。未來噹噹的控制權最終要在依照法定程序召開的股東會上作出決議,選舉董事會來行使公司的控制權和管理權。

就此而言,由李國慶與俞渝率領的現噹噹團隊,或主動或被動上演的這場噹噹“宮鬥戲”,似乎短期內仍難以劃上休止符。

李國慶“誓還”噹噹輝煌?但噹噹鬧劇還在頻繁上演

“(慶餘年)電視劇都結束了,你們還沒完?”就如有網友在評價噹噹風波時所說的,圍繞噹噹頻繁上演的鬧劇已讓外界感到“疲態”。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李國慶在7月7日發佈的“致小股東、同事、行業同仁的一封信”中也提到:“關於李俞之爭,喫瓜羣衆只不過當成八卦在看,可對於我及衆多小股東來說,這是一場自救運動。”

李國慶在上述微博中稱,爭產不是他的初衷,而是無法容忍噹噹過去幾年痛失戰略機遇。他進一步表示,5年前噹噹由他佈局的出版、電子書、網絡文學、影業ip等業務,每一個領域本來都有機會增長出一個新的當當網,本該獲得老當當紙書同等的利潤,但當前均未達到預期。同時,對於知識付費、平臺百貨、卓越用戶體驗等業務,李國慶也給出了缺少佈局、日漸沉淪、不進則退等評價。

對此,李國慶表示,在確保紙書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必須推動噹噹實現業務升級和轉型。“請大家支持我和丹騫工作,一起推動噹噹再創輝煌!”李國慶在微博中稱。

事實上,相較於噹噹的股權糾紛和“家庭倫理劇”,外界對於噹噹業務的關注已經少了很多。原因一方面或許在於李國慶提到的,當前的當當在創新業務上缺乏成果。另一方面或也在於,噹噹已經不再是當年國內電商領域的“帶頭大哥”。

今年4月,噹噹副總裁、公司監事闞敏曾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2019年,噹噹網的銷售、利潤都是同比增長兩位數。而在去年10月,噹噹官方提供給記者的數據顯示,2016年,噹噹銷售額爲95.5億元,經營利潤爲1.3億元;2017年,銷售額爲104億元,經營利潤2.8億元;2018年,噹噹銷售額爲116億元,經營利潤4.7億元。

就此而言,噹噹近年來其實依然保持着銷售額和利潤層面的雙向增長。但較爲明顯的是,就市場份額而言,2010年噹噹在紐交所上市時,當時的噹噹是國內最大的網上書店。但到如今,噹噹在各大平臺的B2C市場監測報告中更多被列爲其他。

據易觀發佈的《2019年第2季度中國網絡零售B2C市場季度監測報告》數據,天貓成交總額佔據市場份額62.4%,排名第一。京東市場份額爲25.6%,排名第二。而噹噹的市場份額佔比只有0.4%。

或也正因如此,相較於去噹噹買書,人們更熱衷於看噹噹的熱鬧。

作爲今年4月“搶章奪權”的後續,此次李國慶重返噹噹取走資料並宣佈“依法接管”的事件再度爭取到了大衆眼球,同時其似乎也有了更多的“底氣”,畢竟已有了“前車之鑑”。

今年4月,在李國慶帶人拿走噹噹公章、財務章後,噹噹即表示已經報警。而在今年6月時,李國慶曾表示,“搶公章”事件公安局已經結案,調查結果爲李國慶方面沒有違法行爲。對此,噹噹在回應稱“令人震驚”“已經提請行政複議”後,便也再無後續進展披露。

另外,這也不是李國慶首次提出對當當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就在今年4月取走公章後,“李國慶早晚讀書”官方微博曾發佈名爲“噹噹網人事調整公告”的博文,其中提到,俞渝被任命負責噹噹公益基金等人事變動。

而在此次新一輪“上門風波”後,李國慶再度發佈了一則博文。其中提到,噹噹已於7月1日發佈了新的組織結構及人員調整公告,包括聘請姚丹騫出任噹噹代理CEO、陳立均出任噹噹COO,聘請多位副總裁以及對包括闞敏(現任噹噹副總裁、公司監事,此前代表噹噹對外召開記者發佈會)在內的多位現有管理人員的分工調整等內容。

對於如何看待李國慶最新發布的組織結構及人員調整公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聯繫噹噹公關部,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覆。

噹噹究竟誰說了算?還要等“一紙判決”

從“摔杯爲號”到“搶章奪權”,再到如今攜20人重返噹噹,李國慶與俞渝的爭端還在繼續發酵。在這期間,雙方的股權紛爭也依然剪不斷理還亂。

此前,闞敏曾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俞渝持有當當52.23%股權,李國慶持有22.38%,他們的孩子持有18.65%由父母代持。另外管理層持有3.58%,成立的一個公司持有2.93%。股權是否平分要等法院的最終判決。

而在6月15日李國慶與俞渝離婚案二次開庭俞渝提出“夫妻感情未破裂”後,公司及家庭財產分配等仍未有最終結果。這或許也是李國慶再度闖入噹噹總部,隨後宣佈接管噹噹併發布系列人事任免通知的直接導火索。

李國慶在微博中表示,目前爲止,其與俞渝共同持有公司90%以上股權,由誰來擔任噹噹公司的CEO、董事長,負責領導噹噹公司,這原是家事。4年前,由於雙方對公司的經營管理存在很大分歧,出於維繫家庭關係穩定、和諧等因素,李國慶主動做出退讓,同時約定由俞渝管理噹噹公司3年,3年之後,俞渝需要把噹噹公司的管理權交還給李國慶。

“如今4年已過,俞渝依舊沒有交還公司管理權之意。我相信法律的公正性,股權作爲夫妻共有財產,夫妻雙方各自分得一半實屬天經地義。”李國慶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梳理啓信寶數據發現,李國慶關聯企業32家,其中擔任法定代表人12家,投資16家,任職15家。但是,如果層層穿透股權,就會發現,李國慶控股參股的企業共有61家,其中企業名稱中包含“噹噹”或是股東中包含噹噹的公司至少有47家,李國慶大部分是通過持股27.51%的北京噹噹科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其股份。而在這61家公司中,李國慶持股比例超過40%、擁有控制權的有14家;李國慶持股比例超過90%、擁有絕對控制權的公司有10家。

這些由兩人共同持股的公司又各自有對外投資,形成更爲龐大複雜的當當系公司,所以李國慶和俞渝兩人的股權關係就顯得十分錯綜複雜。

 

在此背景下,今日李國慶重返噹噹稱其“依法接管”,同時發佈組織結構及人員調整的通知又是否真正有效?

對此,閆創告訴記者,從李國慶發佈的微博言論中可以看到,李國慶所說的“依法”,主要是依據股東會決議、董事會決議和公司章程。李國慶之前搶奪公章發佈的《告員工書》稱其2020年4月24日召開臨時股東會,形成股東會決議。公司成立董事會,董事會選舉李國慶爲董事長和總經理,但事後噹噹及俞渝否認了此次股東會的效力。臨時股東會形成的決議召集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最終要等法院來裁決。

閆創進一步表示,依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股東會的召開必須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規定的程序,包括股東會的召集、通知和主持。而顯然,俞渝作爲噹噹的大股東,是有否認臨時股東會的效力的。

而事實上,就在李國慶取走噹噹資料後,噹噹法務部發布聲明稱,李國慶微博所稱接管噹噹網是虛假信息,李國慶講的股東決議、董事會決議不成立,已向朝陽法院起訴走司法程序撤銷。

另外,對於今日李國慶再度硬闖噹噹的行爲,在閆創看來,從《公司法》及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李國慶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從噹噹網帶走的材料是否違法、是否有暴力行爲導致涉嫌犯罪,最終要靠公安機關的認定。

在一次次佔領熱搜話題後,李國慶和俞渝的鬧劇似乎還沒有收手的意思,雙方對於持股情況也各執一詞。而未來,如何避免相似的鬧劇再度發生也成爲所有企業思考的共同問題。

對次,閆創表示,作爲一個企業來講,防止公司產生家族人控制所帶來的公司治理風險需要做到兩點,第一,注意公司避免出現股權均等化,很多夫妻搭檔創業、兄弟搭檔創業後期容易產生矛盾;第二,要形成三位一體的公司治理結構,股東會、董事會、管理層要分開,很多家族企業股東會、董事會、管理層混爲一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