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 “ToB行業頭條”(ID:wwwqifu) ,36氪經授權發佈。

作者 /王慧賢

編輯 /李曉松 吳暄

01 敵動,我動

在主打消費的互聯網上半場,騰訊和阿里表面相安無事,實則爭鬥不斷。看似社交與電商風馬牛不相及,可雙方卻試圖通過多條戰線推上敵方高地。

電商領域阿里有淘寶、天貓,騰訊投資京東、拼多多。外賣市場阿里收購餓了麼,騰訊投資美團。網約車大戰阿里有快的,滴滴則拿了騰訊、阿里的錢。

如今,騰訊和阿里,分別站在社交和電商兩個山頭,意味深長地凝望着彼此:敵動,我才動。

隨着消費互聯網進入成熟階段,中國C端市場逐漸飽和,人口紅利開始消退,阿里、騰訊等頭部互聯網企業開始瞄準B端市場,進軍產業互聯網。

論資歷,B2B起家的阿里具備強大的ToB基因,而騰訊更像是產業互聯網市場的後來者。可這並不代表騰訊沒有機會,因爲後浪未必會輸給前浪。

社交起家的騰訊,一直被人詬病缺少ToB基因。可擅長連接的騰訊在C端能連接十幾億人,爲什麼不能把連接賦能給B端呢?

騰訊高級副總裁湯道生曾說過:“產業互聯網不僅僅是ToB、ToG的,歸根結底也是ToC的。騰訊將利用服務C端用戶的經驗,幫助B端夥伴實現生產製造與消費服務的價值鏈打通,以獨特的C2B方式連接智能產業,服務產業、也服務於人。”

或許,這段話就是騰訊ToB戰略的最好註解。

02 騰訊的ToB打法: 從人、到團隊、再到生態

尋找具有ToB基因的掌舵人

馬化騰曾在騰訊員工大會上指出:“在管理方面,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內部的組織架構,現在的騰訊需要更多To B的能力,要在組織架構上進行從內到外系統性的梳理。”

於是,2018年9月30日,騰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重新調整組織架構,新增了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CSIG),正式打響互聯網下半場的ToB之戰。

用馬化騰的話說,這次調整是一次面對未來的進化,是騰訊邁向下一個 20年的主動革新與升級迭代。

不過,既然總被人吐槽沒有ToB基因,那騰訊ToB必然要找一個具有ToB基因的人。而這個人就是湯道生。

湯道生照片

湯道生1994年在美國密西根大學獲得計算機工程學士學位,並於1997年在斯坦福大學獲得電子工程碩士學位。

碩士畢業後,他先在Oracle負責數據庫研發和測試工作,之後又在Sendmail軟件公司開發大型反垃圾郵件過濾系統。

2005年,湯道生回國加入騰訊,從QQ空間的技術總監一直幹到社交網絡事業羣(SNG)負責人。2013年,騰訊雲正式開放後,湯道生一直作爲SNG的負責人出沒在各個互聯網峯會上。

可以說,湯道生見證了騰訊快速發展的十幾年,而騰訊也見證着湯道生極速成長的十幾年。當騰訊開啓ToB業務轉型,着手整合騰訊雲、互聯網+、智慧零售、教育、醫療、安全和LBS,成立CSIG時,需要的就是湯道生這種經驗豐富的掌舵人。

取消內部賽馬機制

人有了,方法也要獨特。在「ToB行業頭條」看來,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比較特殊的一點,就在於機制的變化:CSIG取消了內部賽馬機制。

很多人認爲,內部賽馬機制是騰訊推出好產品的重要因素之一,賽馬機制讓騰訊內部形成了優勝劣汰的競爭關係。

失敗的項目組直接就地解散,這個激勵員工的方法,騰訊一直屢試不爽。微信、王者榮耀這些爆款產品都是“賽馬”的產物。

馬化騰曾這樣評價賽馬機制:“在公司內部往往需要一些冗餘度,容忍失敗,允許適度浪費,鼓勵內部競爭和試錯。”

馬化騰年輕時照片

而CSIG卻一改以往的風格,取消了內部賽馬機制。

因爲CSIG認爲,隨着科技的發展,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爲重要趨勢,在這個時代再強調內部競爭無非是一種資源浪費。與其承擔巨大的業務成本,取消內部賽馬機制反倒可以把錢花在刀刃上。

尤其是相較於ToC業務,ToB業務更看重服務和產品。二者的目標羣體,在消費決策上有很大的不同。

C端用戶比較偏衝動型消費,而B端用戶比較偏理性型消費,所以ToB服務更考驗公司的服務能力和運營能力,更專注細節打磨,不一定非要賽馬。畢竟在長時間的交易週期中,任何一個細小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用戶的消費體驗,

因此,騰訊在2018年成立CSIG時就明確指出,“互聯網的下半場屬於產業互聯網,實體產業將成爲產業互聯網的主角,騰訊要做實體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工具和助手”。

這個方向讓騰訊明白,用ToC的打法攻佔ToB市場恐怕不會靈驗,只有以企業客戶爲中心,真正解決企業的問題,企業才願意進入騰訊搭建的生態圈。

騰訊:交個朋友

搭建生態圈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未必容易。換了一個賽場,騰訊在ToB市場的朋友要怎麼交呢?

根據「ToB行業頭條」觀察,騰訊一方面通過加大基礎雲計算資金投入,提高基礎雲服務水平,以騰訊雲、企業微信等產品連接更多的企業夥伴。另一方面,騰訊通過投資的方式與其他公司交朋友,不斷擴充着自己的生態能力。

比如,騰訊以基礎雲計算等爲技術支持,企業微信爲平臺基礎,推出的SaaS千帆計劃就是重要的ToB打法之一。

通過SaaS臻選、SaaS技術聯盟和SaaS加速器等三大項目,騰訊能爲SaaS企業提供技術、商機、培訓、資本等服務,以此讓更多SaaS廠商的開發標準統一,同時爲企業用戶提供互通、互聯的SaaS服務。

如果說騰訊雲起到底層支撐作用,那企業微信則是觸達各個企業夥伴的連接器。

企業微信能夠幫助企業連接內部、連接生態夥伴、連接消費者,就像C端的個人微信一樣,企業微信也有機會成爲每個辦公人羣必備的工作神器。

尤其是疫情之下,在線辦公成爲熱點,企業微信、釘釘、騰訊會議等等辦公軟件被大家熟知,下載量和用戶覆蓋度也直線拉昇。

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2020年中國在線辦公行業“戰疫”專題數據檢測報告》顯示,復工期間,中國超1800萬家企業採用線上遠程辦公模式,預計2020年智能移動辦公市場規模將達到449億元。如此龐大的市場中,企業微信無疑是重要的工具之一。

除此之外,據「ToB行業頭條」觀察,這些年騰訊在ToB市場的投資也一路高歌猛進。

據IT桔子資料顯示,2019年騰訊在企業服務賽道出手19起,而在之前則是2018年18起,2017年17起,2016年12起,2015年7起,2014年4起。逐年攀升的投資數量足以凸顯出騰訊對中國ToB市場的關注。

當然,騰訊加碼ToB,阿里也沒閒着。雖然雙方的ToB打法雖然形式相似,但卻有着本質的不同。

業內總是調侃,“騰訊交朋友,阿里養孩子”。 騰訊更側重投資,而阿里更樂於收購,雙方在企業服務行業收購公司比例居然達到了1:4。無疑,騰訊的ToB打法更溫和,阿里的攻擊性則顯而易見。

交朋友得付出真心,養孩子要付出精力和金錢,到底是交朋友更好,還是養孩子更好,我們還真不知道。

03 勝負難定的AT之戰

騰訊ToB轉型將近兩年後,似乎獲得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目前,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已經成爲騰訊的主要營收板塊之一。

根據騰訊2020年發佈的財報顯示,2019年Q4,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板塊的年收入達到了1014 億元,佔比達到28.2%,幾乎與總營收佔比28.6%的遊戲業務持平。

2019Q4騰訊主營板塊收入佔比

馬化騰對於騰訊的變革曾表示:“此次主動革新是騰訊邁向下一個20年的新起點。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戰略升級,互聯網的下半場屬於產業互聯網,上半場騰訊通過連接爲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下半場騰訊將在此基礎上,助力產業與消費者形成更具開放性的新型連接生態。”

顯然,連接是騰訊的強項,而關於未來騰訊的ToB走向,也一定離不開連接。

消費互聯網時代,騰訊靠微信、QQ連接C端用戶,那在產業互聯網時代,騰訊想靠企業微信和騰訊雲連接一切。

雖然作爲後起之秀,騰訊雲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及地位仍與阿里與有着不小的差距。企業微信的用戶數與釘釘的用戶數和服務企業數也相差甚多。

圖片來自Canalys

英國調研機構Canalys發佈的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公共雲服務市場報告顯示:阿里雲排名第一,市場份額46.4%;騰訊雲市場份額18%。

根據釘釘、企業微信最新透露的消息,截至2020年3月31日,釘釘的用戶數超過3億。5月18日,企業微信官方發佈已有2.5億的微信用戶。

但當騰訊願意將11億個人微信的流量切斜給企業微信的時候,誰都不敢說互聯網下半場誰勝誰負。

“我並不覺得騰訊沒有ToB基因,相信基因就會相信進化,騰訊恰恰是一個能夠不斷進化的組織。”湯道生表示。

曾經,騰訊也不會做遊戲,不會做內容,現在卻具備了這兩種能力,我們有理由相信,騰訊的ToB也將會是一樣。

有沒有ToB基因不重要,重要的是騰訊究竟能不能進化到具備ToB能力。騰訊還需要時間,中國ToB行業也需要時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