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張女士最近總是莫名奇妙出現怕冷而後又馬上大汗淋漓併發高燒,起初以爲自己吹空調感冒了,自己便到診所打點滴。結果打了一個星期症狀如初。於是在家屬陪同下來到醫院就診,詳細詢問後知道張女士最近食慾比較差,基本沒怎麼進食,而且也基本沒休息好。當時給她測量體溫達39攝氏度!立馬爲她做了個CT,結果發現肝臟長了個大膿包!後面根據她具體情況制定了相關治療方案,治療效果立竿見影!

肝臟長出膿包在醫學上我們稱作肝膿腫。今天將爲大家介紹肝膿腫的相關知識。

肝臟由肝動脈和門靜脈雙重血液供應,另外膽道系統與腸道相通,這就增加了肝臟發生感染的可能性。

感染途徑有如下:1.膽囊炎或膽管炎時細菌可通過膽道導致肝臟感染。2.存在腹腔感染、腸道感染、痔核感染、臍部感染等時細菌通過門靜脈感染肝臟。3.存在全身性感染,如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肺炎和癰時細菌可通過肝動脈感染肝臟。4.鄰近器官感染,如胃、十二指腸穿孔、膈下膿腫等可通過淋巴系統感染肝臟。5.在開放性肝損傷時,細菌可隨致傷異物或從創口直接侵入肝引起膿腫。

當機體抵抗力減弱時,病原菌容易在肝內繁殖,發生肝膿腫。所以平時休息不好的人、年老體弱的老人更容易出現。另外有糖尿病的發生概率比正常人高。

1.寒戰和高熱 是最常見的症狀,反覆發作,多呈一日數次的弛張熱,體溫爲38~ 41℃,伴有大量出汗,脈率增快。

2.肝區疼痛 肝大引起肝被膜急性膨脹,導致肝區持續性鈍痛。炎症刺激膈肌或感染向胸膜、肺擴散,可出現胸痛或右肩牽拉痛及刺激性咳嗽和呼吸困難。

3.乏力、食慾不振、噁心和嘔吐 主要是全身中毒性反應及消耗的結果,病人在短期內即出現嚴重病容。少數病人還出現腹瀉、腹脹以及難以忍受的呃逆等症狀。

4.體徵 肝區壓痛和肝大最常見。右下胸部和肝區有叩擊痛。有時出現右側反應性胸膜炎或胸腔積液。如膿腫移行於肝表面,其相應體表部位可有皮膚紅腫,且有壓凹性水腫;若膿腫位於右肝下部,常見到右季肋部或右上腹部飽滿,甚至可見侷限性隆起,能觸及腫大的肝或波動性腫塊,有明顯觸痛及腹肌緊張等。左肝膿腫時,上述體徵則侷限在劍突下。有膽道梗阻的病人常有黃疸,其他原因的化膿性肝膿腫,一旦出現黃疸,表示病情嚴重,預後不良。有的病人可發現右肺底呼吸音減低、囉音和叩診呈濁音等。

1.非手術治療 對急性期肝侷限性炎症,膿腫尚未形成或多發性小膿腫,應非手術治療。由於肝膿腫病人中毒症狀嚴重,全身狀況較差,故在應用大劑量抗生素控制感染的同時,應積極補液,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給予維生素B、C、K,必要時可反覆多次輸入小劑量新鮮血液和血漿,以糾正低蛋白血癥,改善肝功能和增強機體抵抗力。

2.腫切開引流術 對於較大的膿腫,估計有穿破可能,或已穿破並引起腹膜炎、膿胸,以及膽源性肝膿腫或慢性肝膿腫,在應用抗生素治療的同時,應積極進行膿腫切開引流術。近年來,廣泛應用B超引導下穿刺吸膿或置管引流治療肝膿腫。

3.肝切除術 對於慢性厚壁肝膿腫和肝膿腫切開引流後膿腫壁不塌陷、留有死腔或竇道長期流膿不愈,以及肝內膽管結石合併左外葉多發性肝膿腫,且該肝葉已嚴重破壞、失去正常功能者,可行肝葉切除術。

肝膿腫多數病例可找到原發病竈,如能早期確診,早期治療原發病竈是可以防止的。即使在肝臟感染早期,如能及時給予中西醫結合治療,加強全身支持療法,加強人體抵抗力,合理應用抗生素,也可防止肝膿腫形成。

近年來膽道感染成爲肝膿腫的重要原因,故對膽道疾患的及時正確處理,可減少肝膿腫的發生。

歡迎大家關注我,並轉發給需要的人!傳播醫學正能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