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诊断出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会来门诊抱怨,

孙医生,我一直在吃你开的药,血糖怎么高了呢?怎么还出现并发症了呢?

孙医生,我血糖控制的还可以啊。怎么还出现了并发症了呢?

很多人会这样认为,

我用药了,血糖就应该下降;

我血糖下降了,并发症就不应该出现。

这些想法相对于血糖高不用药物治疗,同样是糖尿病人存在的治疗误区。

吃一片药,血糖就降一些,那糖尿病还会是一个难治的病吗?

血糖控制的还可以,就不出现并发症,那糖尿病还是一个可怕的疾病吗?

这个疾病的过程真的和修长城不一样,加一块砖,长城就多一块砖,无数块砖加上去,长城就修成了!

每天吃药治疗糖尿病,血糖未必在正常范围,治不达标等于没治

糖尿病的治疗有很复杂的地方,它受饮食、运动、心情、睡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还有合并症如感冒、发烧、创伤、手术等等,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还会有药物副作用、药物的继发性失效、误服药、漏服药等等情况,血糖就会出现波动。

很多人在初次就诊后,医生给出了治疗方案,并嘱咐何时来院检查。可是有些人拿了药物或者治疗方案,就从此“黄鹤一去不复返”,直至若干年后来说,“孙医生,我一直在吃你开的药物,血糖怎么还高?怎么还出现并发症了呢?”

是呀,你是一直在吃我开的药,可是你观察你的血糖变化情况了吗?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吃药了,但血糖仍是在很高的水平,治不达标等于没治,这种盲目的用药方法一样会出现并发症。

可是,血糖控制的还可以,怎么也出现了并发症了呢?

糖尿病的并发症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很多人追问的就是慢性并发症,这是因为,血糖控制的还可以,一般是在血糖宽松控制目标以上,对于高龄,身体状况较差、预期寿命不长的患者,医生给出的控制目前是糖化血红蛋白在7.5%左右,因为这部分人群,危及生命的都是急性疾病状态,如心脑血管卒中、感染、肿瘤等。

但对于预期寿命较长的患者长期采取宽松的控制目标就比较容易出现并发症。而血糖的诊断标准7.0mmol/L就是基于易于出现并发症的切入点而确定的。也就是说,血糖超过7.0mmol/L的患者就非常容易出现并发症。

研究发现,血糖的平均值是跟糖尿病并发症正相关的,而在评估糖尿病时,单纯一个血糖值不能评估血糖的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里的血红蛋白暴露于血糖时起了糖化的化学反应,它是最近3个月的血糖平均值,可以被测量。

糖化血红蛋白值与糖尿病并发症是紧密相关的。值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得并发症概率越高,而且这是个渐进的关系。我们通常爱举的一个例子就是并发症的发生就是腌糖蒜,谁见过糖蒜泡在清水里又恢复成亮白光洁的样子呢?

尊重糖尿病是个慢性病的特点,规律用药,定期复查,治则达标,才能不后悔

我们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是一个逐渐发展、无法逆转的一个过程。我们反复向患者所做的教育工作,很多人听了是非常不耐烦的,也不愿意去做,但是当若干年后并发症出现的时候,不知道是否能够想到多年前医生所说的话。

肯定是想到了,因为我已经听到了太多病人来和我讲,

孙医生,真后悔当初没听你的话啊!

可是,一切都晚了。当你在黑暗中摸索,当失去你的腿时,你一定是想起了我们曾经说过的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