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學世界

一個完美的水果,必然是集合了甘甜、多汁、口感細膩這些特點,水蜜桃、芒果、草莓、榴蓮……莫不如此。所以,當我第一次喫到牛油果的時候,簡直驚呆了,因爲它的果肉就像牛油塊。不過有意思的是,在諸多健身食譜中,牛油果被視爲健康神器,被很多健身教練推崇爲完美的水果。這種脂肪口感的水果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真的是喫多了也不長肉嗎?

漂洋過海的鱷梨

牛油果是我們對這種水果的俗稱,它的學名叫鱷梨。整個鱷梨屬家族有五十多個成員,都分佈在美洲熱帶區域。它們的典型特徵就是有一個巨大的種子。雖然鱷梨屬的很多成員都可以提供可以食用的果子,但是真正好喫的還是鱷梨這個種,於是也只有它進入了人類的果園。

牛油果很久之前就被人類採集食用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萬年。從公元前5000年開始,美洲居民就已經開始種植栽培這種好喫的果子了。在墨西哥公元900年的遺址上,就有牛油果形的水罐。可以想見,在當時,牛油果已經成爲美洲人的重要食物。16世紀末,牛油果隨着歐洲探險家的航船到了歐洲大陸。這種像黃油一樣的水果,在習慣用黃油抹面包的歐美世界迅速流行,如今已經成爲明星水果。在世界各地栽培的牛油果都源於此。

到今天,牛油果已經繁衍成爲了一個超級龐大的家族,主要分爲三個派系:怕冷的西印度派系,稍稍耐寒的危地馬拉派系,還有最耐寒的墨西哥派系。其中西印度派系的個頭比較大,還帶有微微的甜味,但是因爲生性嬌氣,所以在產量和名氣上都略遜於其他兩個兄弟。

怪果子存黃油

牛油果對於美國人來說,就好像中國人的蘋果一樣。這樣基礎的水果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我們東方人似乎並不喜歡喫這黏糊糊的果子,這種樟科果子總有一種奇怪的木頭味。

其實,牛油果進入中國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早在1918年,我國就進行了牛油果的引種實驗。在隨後的幾十年裏,在兩廣地區以及四川、雲南都有種植。可是長期以來,牛油果都沒有發展成大規模種植的水果,在市場上也難得一見。究其原因,還是因爲牛油果完全不在中國人認爲的水果範疇之內。就算是榴蓮這種特立獨行的水果,也比牛油果更早取得了市場——它至少是甜的。

與大多數果子只是儲存糖不同,牛油果在果實中儲藏了大量脂肪,含量可以達到15克/100克,能夠與它相提並論的水果也只有榴蓮了(脂肪含量大概是5克/100克)。

但是,南美洲的現生哺乳動物大多不會招惹牛油果。牛油果的樹皮、樹葉對很多動物都是有毒的,小到鳥類,大到牛、馬,都會因喫下牛油果的樹葉、樹皮而中毒,因爲其中含有一種名爲“persin”的有毒脂肪酸,會引起嘔吐等症狀,嚴重的話會導致死亡。除了樹葉,甚至還有馬匹進食牛油果導致中毒的報道。

牛油果如此高熱量、高營養的果實,顯然是爲了吸引動物傳播種子準備的。但是,它們卻如此兇險,種子又巨大無比(很難想象有哪種動物能輕鬆吞下雞蛋大的種子),卻又像故意拒絕動物的親密接觸。

實際上,如此矛盾的牛油果,壓根就不是爲現生的動物所準備的。

遠古巨獸的美餐

牛油果的結構和成分是爲了適應美洲大陸上的遠古巨獸。1200萬年前,美洲大陸上巨型哺乳動物隨處可見,兩米高的短面熊、三米高的嵌齒象,還有四五米高的大地懶四處橫行。大塊頭要有大飯量,高脂肪、高熱量的牛油果自然是巨型哺乳動物青睞的食糧。15%的脂肪含量對巨獸的吸引力,一點不亞於快樂肥宅水對今天人類的吸引力。

巨獸享受果肉之後,也會爲牛油果提供傳播種子的專享服務。雖然牛油果的種子個頭堪比小雞蛋,但是對大地懶和嵌齒象來說,喫下牛油果這樣的果子就如同我們喫下葡萄一樣容易,甚至不用吐籽。與此同時,牛油果種子圓乎乎的外形也特別適合通過這些動物的消化道,隨着糞便落地,找到新的家園。

牛油果的種子很大,很難順利通過現生的哺乳動物的消化道。這種巨大的種子是與大地懶這樣的遠古生物相伴相生的。

大地懶喜歡喫牛油果,牛油果靠大地懶傳播種子,這種喫與被喫上的專一性就是生物演化的極致。但這種看似完美的配合中暗藏着巨大隱患,如果一方消失,另一方也無法逃脫滅頂之災。在生命演化中,特化適應是一把雙刃劍,在環境穩定時,這些物種可以最高效地利用資源;但是當環境變化時,這些物種就可能因爲失去重要的配合者而衰落,甚至走向滅亡。這樣的例子還發生在銀杏、大顱欖樹等植物身上,它們都是因爲傳播種子的動物滅絕而走向衰落。

有意思的是,終結了大地懶和牛油果關係的物種,竟然是人類。

在第四紀冰期的物種大滅絕事件中,南美洲83%的大型哺乳動物滅絕,北美洲68%的大型哺乳動物消失。猛獁象滅絕了,劍齒虎滅絕了,披毛犀滅絕了,大地懶和嵌齒象也滅絕了,所有幫助牛油果傳播種子的大型動物都滅絕了。

在冰河期,全球低溫使得海平面至少降低了50米,連通亞洲和美洲的白令陸橋浮出水面。1.2萬年前,智人祖先追趕着猛獁象羣等獵物跨過了白令陸橋,進入美洲大陸,並在短短的1000年時間裏,將人類足跡延伸到了新大陸的最南端。人類在美洲定居之後,美洲的大型哺乳動物迅速滅絕。牛油果失去了喫果子的動物,也就喪失了散佈種子的機會。還好,飢餓的人類將目光投向了牛油果。牛油果雖然沒有甜味,但是能提供極高的熱量,與蝸牛、鯊魚、鳥類和海獅等一起成爲人類食譜的重要組成部分。

幸運的是,我們人類可以無視牛油果的防禦系統,放心大膽地享用它們的果肉,因爲這些有毒物質並不針對人類。這也是生命演化上的戲劇性時刻吧。牛油果中除了脂肪,特別富含維生素A(146IU)、鉀(485毫克/100克),當成日常的水果蔬菜來喫還是不錯的。

牛油果的成熟方法

我們通常買到的牛油果都是硬邦邦的手雷模樣。要想享用美味,還需要讓它們軟熟。

牛油果是一種典型的需要後熟處理的果實。簡單來說,它們在樹上的時候很難完全成熟,它們的成熟是在採摘之後才完成的。類似的需要後熟的水果還有柿子和秋子梨,這些果實如果不經過後期處理—甕藏或者冰凍,就不會有美妙甜蜜的滋味。

牛油果在後熟圈還算是厚道的,它們並不需要特殊的處理方式,只要和香蕉、蘋果等一起放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空間裏就可以了。香蕉、蘋果釋放出來的乙烯會促使牛油果開始成熟,當果皮變成深綠色、果肉變軟的時候,就可以食用了。

正是牛油果的後熟特性,爲它成爲良好的商品鋪平了道路。因爲沒有完全成熟的牛油果更適於長途運輸,適於在貨架上擺放,這都是水果商夢寐以求的特性。

到今天,喫牛油果已經不單單是口味上的選擇,有時候更是一種尋求身份認同感的行爲。然而,我們翻看牛油果的歷史,就會發現它不過是大地懶喫剩下的食物。想到這兒,是不是喫起來會輕鬆很多。

健身要喫牛油果?

在飲食界有一句俗話:喫什麼決定了你是什麼樣的人。食物是一種身份的標誌,也是人羣的分界線。在中世紀的歐洲,封建領主拼命堆砌餐桌上的糖霜城堡,以顯示自己與平民的區別;在19世紀的印度,英國殖民者拒絕印度的燉菜和咖喱;在墨西哥獨立1週年的國宴上,沒有一道墨西哥菜,墨西哥的元勳們喫的竟然是西班牙菜。

牛油果近年來在健身領域異軍突起,並不是因爲果子有特殊的成分—其中的脂肪與大豆油並無多大差別,也不是因爲特殊的品種出現了甜蜜的滋味,而是因爲牛油果已經成爲我國新興中產階級的身份標籤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