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是春夏季多發的呼吸道傳染病,中醫上稱爲“爛喉痧”,主要是由於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致。已發感染者或未發病的帶菌者是主要的傳染源。而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除此外還可通過創傷皮膚表面或產道傳播。

發病者主要是幼齡兒童,15歲以下更易多發。因此在春夏季猩紅熱高發季,父母要特別警惕這種傳染病的侵襲。

小兒感染猩紅熱主要症狀

1、發病前期

猩紅熱潛伏期爲2-5天,一般情況下病發突然,表現爲:畏寒、高熱、咽喉腫痛、噁心嘔吐等明顯症狀,嬰兒可引發驚厥。扁桃體發炎腫脹,表面可見白點或片狀異物,嚴重者扁桃體會化膿。猩紅熱在潛伏期就可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出現頭疼、耳鳴等症狀。

2、出疹期

皮疹是猩紅熱發病的重要表現之一,一般情況下發病第24小時內就會出現。在皮疹之前先發黏膜內疹,皮疹發生位置先從耳後起然後蔓延至頸部後至胸口處,用不了幾天後就可遍佈全身,來勢洶洶。

皮疹狀如針尖,並伴有皮膚紅腫充血的現象。用手按壓皮疹處紅點消失,鬆手後紅點浮現。也有部分患者皮疹似“雞皮狀”有突起,患病重者有出血現象,皮膚表面瘙癢,皮膚褶皺處紅疹更嚴重,密集如線狀。皮疹來也快去也快,一般在2天內達到高峯,一週內可全部消退,隨皮疹消退高燒也退去。

3、併發症

猩紅熱常常伴有咽頰炎的發生,咽喉初期常感覺口乾舌燥,偶有疼痛感,症狀類似感冒,吞嚥食物時更爲明顯。

以上三種情況是猩紅熱最主要的症狀表現,父母可根據這三種症狀進行初步判斷,及時就醫。

猩紅熱的治療

急性發病期應臥牀休息,做好口腔清潔,避免繼發性感染。青黴素是治療猩紅熱的一線藥物,可抗感染,減少併發症,縮短病程。青黴素過敏者可以選擇可選擇紅黴素或者頭孢類抗生素,嚴重者可點滴給藥,根據病情加減藥量,能快速緩解病情,減少不適感。

針對高熱症狀,可以使用解熱鎮痛藥或進行物理降溫處理,若突發感染性休克應及時補充血容量,及時糾正酸中毒。同時對其他併發症也要積極進行相應的治療。

幼兒猩紅熱護理

小兒患猩紅熱後飲食要注意清淡爲主,忌食發物。因爲在皮疹發生期喫發物會導致體溫升高,皮疹加重。而常見的發物有海鮮、狗肉、羊肉等。另外辛辣食物也要儘量不喫,因爲辛辣刺激的食物能刺激咽喉部,使疼痛加劇。

綜上所述,猩紅熱多發於春夏季節,易發人羣多爲嬰幼兒。由於猩紅熱症狀明顯所以易於判斷,父母發現後也不用過於着急,只要給予正當積極的治療,很快就能痊癒。在猩紅熱發病期,兒童要提前做好預防,儘量少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切斷疾病的傳播途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