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厲害?刷個朋友圈就知道了

暖暖學校的網課,上週五正式結束了。這也意味着,(孩子們的)快樂暑假終於來啦!

週末,老師在釘釘裏給家長們發了本學期的總結。我去看的時候,“順 便”看了一下這學期各科老師選出來的一些優秀作業。

翻了好幾天的家校本,看了不少其他孩子乾淨整潔又正確的作業,但是一直沒看到暖暖的大名出現在“優秀作業”裏,我的心裏……嘖嘖嘖~酸了!

晚上我在閨蜜羣裏,說起這件事。本來是想讓閨蜜們撫慰一下我受傷的心,沒想到不僅沒收到安慰,反而又被“羣起而攻之”了: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條微博話題,討論的主題是“作爲一個母親,你什麼時候感到最焦慮?

有人說,每次做產檢之前最焦慮,就怕產檢查出來什麼問題;有人說,看到孩子不學習的時候最焦慮……

我認真想了想,那我什麼時候最焦慮呢?

應該是在朋友圈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的時候……吧?

在暖暖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我的唯一期望,就是隻要她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長大就好。什麼早教,什麼雞娃,什麼興趣班,在一個準媽媽心裏,這些東西都是萬惡的存在。

事實上,我每每回想起那個天真的自己,都覺得臉疼。

暖暖是6個月零3周的時候正式學會爬的,不是狗啃地也不是貼腹爬,而是正正經經、膝蓋着地的爬。我激動地恨不得立刻把暖暖爬行的視頻,羣發到所有的微信羣。

這一爬,就爬了6個多月。

暖姥姥看到我一直不訓練暖暖學走路,忍不住開始碎碎念:XXX家的孩子,十個多月就會走了;XXX家的孩子,爬了三四個月就能走了……

看了很多科學育兒書,一直崇尚晚坐晚站早爬的我,嘴上說着:爬是全身協調的最好鍛鍊,只要會爬,走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其實內心偶爾還是會有些焦慮的,特別是看到一起在早教中心上“爬爬班”的小朋友,陸續都升到了更高一級的“走走班”,我差點就準備去買那種輔助走路的揹帶了。(好在一歲生日剛過沒幾天,暖暖突然就會走了,我也終於放下心來。)

這些都還是小事,畢竟不同的孩子,動作發育的速度也會不同。真正讓我開始焦慮的,是上幼兒園後,那些天天在朋友圈曬娃的媽媽們。

如果只是發一些可愛的照片和視頻還不算什麼,誰會不愛萌娃呢?但是!到底是誰發明的“打卡”這種東西啊?

看着別人家的孩子輕鬆流利地說出一段英文,背100多字的《將進酒》一氣呵成,22秒完成數字華容道拼圖……再一扭頭,看見自家孩子算個2+3,還要掰着手指頭從1數到5……嘖嘖嘖,酸了!

果然,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嫉妒讓我面目全非。

暖暖五歲的時候開始學鋼琴。

學鋼琴這件事,是她自己提出的,源於我帶她去聽了一場馬克西姆的演奏會。看到馬克西姆的手指行雲流水般跳躍在琴鍵上,她滿眼小星星地對我說:“媽媽,我也想學鋼琴。”

我說:“學鋼琴需要每天練琴,可是很辛苦的哦!”

她回答地非常認真:“我一定會好好練琴的。”

這份認真和熱情大概持續了……不到兩個月吧。她告訴我:“媽媽,我不想練了,我覺得我不適合彈鋼琴。”我告訴她,既然是她自己做出的選擇,就得堅持下去。

就這樣,她學到了現在。雖然平均每週都會因爲練琴哭一兩次,但是好歹堅持下來了。作爲一個不會彈琴的人,我每次聽到她彈奏,都由衷地覺得好聽,還沾沾自喜地認爲:我家寶貝還是挺有音樂天賦的嘛!

直到去年,我在鋼琴課的客服老師的朋友圈裏,看到和她差不多同時開始學琴的小姑娘,去參加了一個國際上的兒童鋼琴比賽,還拿了二等獎。再看我們,別說參加比賽了,甚至連這個比賽的名字都是第一次聽說。

我抱着“彈得真的有那麼好嗎?”的心態,看了一下老師發的這個孩子的比賽視頻……嘖嘖嘖,酸了!

前兩年,鋼琴老師問我要不要讓暖暖考級。我知道,如果想讓孩子走專業的音樂學習之路,考級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考慮到我讓暖暖學鋼琴的初衷並不是爲了升學,加上我又怕枯燥的考級練習會讓她徹底失去對鋼琴學習的興趣,所以就拒絕了。

但說實話,這幾年裏,每次看到其他琴童媽媽在朋友圈發:

我內心還是隱隱有點動搖的。這時候,就需要趕快自我洗腦:

我希望暖暖學鋼琴的目的,是成爲一個有藝術感、內心豐富、情感飽滿的人。在未來的人生裏,音樂和藝術,可以讓她在一個人的時候也能享受孤獨、安撫內心、重拾希望,讓她在經歷挫折的時候有溫柔而自愈的力量。

這些都不需要通過考級才能獲得,嗯,不需要……需要……要……

在朋友圈受到了暴擊之後,我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看暖暖很不順眼。誰能想到呢?一貫提倡平和心態,佛系育兒的我,也會有如此焦慮的時候。

我想很多媽媽也會有這種矛盾的心態吧:心裏知道這樣不好,但是真要完全做到不焦慮,絕對是Mission Impossible。

我曾經在朋友圈發過一張暖暖寫作業的照片:

下面的評論,幾乎都是這樣的:

上下滾動可看更多評論

看到這些留言,我認真回想了一下。的確,我平時分享的關於暖暖的日常生活,似乎都在展現一個聰明可愛、學習能力強的小天使。

至於她在家裏作妖、學習懶散、不聽話的“小惡魔”一面,我卻很少發出來。所以在很多人眼裏,她也能成爲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說實話,每個人都有着虛榮心,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別人看,而藏起來的,往往都是狼狽和不堪。

我閨蜜有兩個超級可愛的女兒。上週,她和娃爸帶着姐妹倆出去度假,發了一條歲月靜好的朋友圈。朋友們都在排隊點贊,感慨她“好幸福”“人生贏家”。

晚上,她給我發來一段感慨:

還有一個朋友,有天發了一段孩子在家吸地的視頻。

下面的評論都是:

果然女兒是貼心小棉襖!
這麼小就會幫你幹活,好乖啊!

過了一會兒,她回覆了一條:

大家誤會了,她玩動力沙灑了一地,我只是讓她收拾好自己的殘局而已。

前兩天,暖暖的語文老師給學生們佈置了一個作業,讓大家在班級羣裏分享一個關於夏天的作品,故事、詩歌或者科普介紹都可以。

我一看,機會來了!閱讀可是我們的強項啊!

於是我陪暖暖找了一本她很喜歡的繪本《月亮冰淇淋》。等她能熟練地講出來之後,我拍了視頻發到了班級羣。

這個視頻得到了老師的極大表揚,其他家長也紛紛點贊。你問我什麼感受?我當然是很爽啊!好不容易能夠展示自家娃的長處,當然要盡情表現。

殊不知,在帶暖暖練習講述的過程中,我好幾次被她的磕磕巴巴、丟三落四弄得躥火,暖暖真的是眼含熱淚把這本書讀完的。當然,這個過程,肯定是不能發到羣裏的呀!

朋友圈裏的孩子,看起來令人羨慕,然而,他們父母真正的帶娃時光,或許並不全是輕鬆和愉悅。畢竟,我們在朋友圈裏展現的,都是令人豔羨的美好向往,在現實中經歷的,纔是負重前行的真實生活。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高光時刻,我把這些珍貴的畫面保存下來,發在朋友圈、微信羣,期待更多人看到、讚賞。

而她的那些淘氣、惹禍、把我氣得七竅生煙的時刻,我不一定會發出來,但也一定會記在心裏,因爲這也是她,一個立體、鮮活、真實的她。

所以,當你在朋友圈看完別家娃的高光時刻之後,也沒必要過於心碎。

不是有句詩說嘛: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說不定你家娃,也是別人眼中的“朋友圈的孩子”呢?

———— 此處是一道邪惡的分割線 ————

一二三年級的北京老母親們,到底還是沒有等來這學期的復課。這屆孩子,也真正實現了無數孩子童年的夢想——寒假暑假連着放。

網課雖然結束了,學習的腳步卻不能停。

爲了在暑假裏成爲“朋友圈的孩子”,我已經把未來兩個月要做的練習冊給暖暖準備好了呢!(老母親的圍笑)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 / END / ———

暖暖媽

北大碩士畢業。中科院兒童教育心理學博士班在讀。

當媽後,更關注科學育兒,親子教育,倡導有品質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