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

出品丨****穀雨工作室

"上班時眼皮打架,凌晨反而眼睛瞪得像銅鈴。"

"一直有睡意但睡不着,最近學習效率不佳,情緒很低沉。"

在多次嘗試了"數羊""聽相聲"等入睡偏方無果後,人們把力氣轉向了最後的希望——花錢

每逢大促,他們只要看到打上“助眠”標籤的產品,便一擲千金。

可是,年輕人的失眠現狀到底怎樣?花錢真的能買來一夜好夢嗎?

每個夜晚,都有兩億中國人在「裝睡」

輾轉難眠的苦,你我多少都熬過。但到底有多少中國人長期睡不着?

通過基於50餘萬人的大樣本調研,一份發表在《睡眠醫學》(SleepMedicine)的結果顯示,中國人中有失眠症狀的比例爲16.8%。

意味着,每個夜晚,至少有兩億中國人被迫處於"裝睡"的狀態裏。凌晨三四點的城市是什麼樣的,窗戶裏的他們興許都見過。

時不時的睡不着只會稱爲失眠,只有當情況持續,纔會算作失眠症狀。如果把大大小小的睡眠問題加上,根據2016年中國睡眠研究會的調查結果,成年人的失眠發生率可能已達38.2%。

從整體數值來看,這是一個很高的比例,但不同年齡段的差別其實很明顯。《睡眠醫學》上的結果顯示,失眠症狀的比例會隨着年齡段一同上升。在所調研的年輕羣體中(30-39歲),失眠症狀比例爲10.8%,平均睡眠時長達到7.73小時。其中,有約23.1%的人爲短睡眠,即每日時長不足6小時。

不同行業也有差異。

CBNData與中國睡眠研究會在2018年的調研顯示,金融行業的睡眠問題發生率爲67%,其次爲消費服務、政府/公共服務、市場服務等領域。即,金融人、公務員、銷售等職業更容易"睡不好"。

睡眠時長上,各行業保持在7小時上下,達到適中標準。僅創意/設計行業的時長相對較低——深夜改圖、改方案的苦,策劃和設計師都經受過,而他們面臨的不僅是睡不着,更是不能睡。

在焦慮中失眠,年輕人有睡前「玄學」

一名微博用戶吐槽:"焦慮不安是常態",據百度指數的數據顯示,近六成(57%)對"失眠"一詞的搜索來自30歲以下的用戶,高於本身的用戶分佈。

最令人憂慮的是失眠與焦慮/抑鬱互爲因果,帶來更嚴重的健康後果。脫髮、發胖魔咒在瀰漫。

因此,爲了保證睡個好覺,年輕人很拼。穀雨數據整理了微博#爲了晚上能睡着做過的努力#中的數千條睡前方法,可分爲大衆路線和小衆路線兩類。

大衆路線中,服用褪黑素位列第一。此外,與聽有關的方法也很受歡迎:聽英語、聽相聲、聽ASMR(意爲顱內高潮,多爲一些環境音頻),本質上是閉目養神,好讓自己不知不覺睡過去。更有許多人,選擇提前熬夜——先通宵兩天,再睡個飽覺。

反觀小衆路線,更加"玄學"。聽英語不行,要聽物理課錄音;數羊沒用,要數水餃。有人聽大悲咒纔可以安眠,也有人抱熱水袋入睡成習慣。

各種法子都用了,仍舊無法睡着怎麼辦?一些帶有"助眠"功能的智能牀墊、睡眠噴霧、眼罩、助眠茶......爆款產品的相繼誕生,迎合着年輕人迫切想買個好覺的樸實願望。

助眠產品在收割「智商稅」?

據北京日報報道中某電商平臺的數據顯示,2019年1-9月,90後購買進口助眠類商品的增幅爲118%,佔總消費人次的62%,超過其他年齡羣體的總和;2019年的雙十一期間,購買進口助眠產品的00後增長了四倍。

基於產品數量和銷售量,穀雨數據繪製了主流助眠產品的圖譜。可以看到:圖譜中心品類繁多且銷量巨大。

從藥膏到儀器、從飲食到日用品,只要失眠人士需要,這些產品可以從頭到腳將你武裝起來。

有趣的是,穀雨數據發現不同地區青睞的產品也有差異。北京、廣州的消費者認可酵素、膳食營養補充劑與助眠噴霧等口服/外用的產品。上海和深圳消費者則注意到枕頭的重要性。

與另外三個城市不同,深圳消費者還看重助眠產品的科技含量——智能手錶與手環都在熱銷。這類產品分爲兩種,一種是載有睡眠監測功能,另一種則宣稱是"能量手環",通過散發電磁波的方式調節睡眠。

這些眼花繚亂的產品,真的是失眠者的福音嗎?

穀雨數據從花茶、夜燈、香薰與枕頭四個品類入手,對比帶"助眠"字樣產品和不帶"助眠"字樣產品的價格分佈。數據顯示,當這些品類貼上助眠的標籤,其定價均高於同類產品。意味着消費者需要付出更高的購買成本。

以枕頭爲例。一個普通枕頭的主流售價在20-99元間,助眠枕頭則高達138-388元,最低價高於前者的最高價。

價格昂貴也許是使用了助眠相關的工藝和技術,但穀雨數據發現其實包裝痕跡明顯。

如常見的蒸汽眼罩和足貼產品,近年來也打上助眠的標籤,它們最初的功能,只爲舒緩眼部疲勞或排除溼氣(如果你相信的話),與促進睡眠並無直接因果關係。它們在電商批發平臺的價格,大多僅爲幾毛錢一件。

更不用說一些基於脈衝/電流的助眠儀器,其原理混雜中醫與西醫,哪怕理論上有效,技術難度也不會低。

無論是幾百元還是幾千元的設備,如果選擇、操作不當,都可能造成反作用。花着錢,依舊失着眠。

睡覺這件事,光靠買用處不大

老話說,能用錢解決的都是小事。但睡覺這件事,光靠錢來買,也未必能有收穫。

《默沙東診療手冊》是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醫療信息資源。在它的家庭版指南中,失眠的最主要原因被歸爲五類:除了常見的壓力和不良睡眠習慣,失眠的出現還跟生理/心理病症密切相關。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等刊物的研究成果上得到證實,即熬夜本身就是失眠症狀的重要誘因。通宵對大腦的損害更是無法通過補覺來彌補。

根據《2018年中國睡眠指數報告》的調研,90後羣體中有75.8%的人習慣在23點後入睡,其中有27.2%的人入睡時間在凌晨1點後。

可見,想單純靠花錢來買個好覺,純屬心理安慰。如今失眠的淚,都是熬夜上的稅。

熬最晚的夜,買最貴的助眠產品,錢沒了,覺也沒了。冤枉不?

撰文 | 趙鹿鳴(特約撰稿人)

設計 | 趙鹿鳴

編輯 | 赤兔 三揚

出品人 | 楊瑞春 主編 | 王波 責編 | 郝昊 運營 | 張琳悅 蘇現奎

出品|****穀雨工作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