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入伏的第一天

將正式開啓“炙烤”模式

外出的朋友們注意防暑降溫啦!

來看看廣東有多熱

“大雞腿”都燒成了紫紅色

雖然天氣熱skr人

想必還是有不少家長們

想趁着假期帶孩子出去玩耍

如何防暑降溫?

這些知識家長們一定要知道

本文醫學指導專家:

中醫兒科主任,鄧健,副主任中醫師

中暑是在暑熱季節、高溫和(或)高溼環境下,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礙爲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中醫稱之爲“暑厥”、“暑風”、“閉證”,認爲本病是由於體內元氣虧虛,夏季暑邪乘虛而入,灼燔陽明、觸犯心包所致。一般來說,中暑常見的症狀有全身無力、氣短、睏倦,頭暈、眼花、噁心、嘔吐、步態不穩,可伴發熱、甚至昏迷,抽搐。

根據病情輕重,可將中暑分爲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三種類型。先兆中暑 表現爲大量出汗、口渴、頭暈、眼花、耳鳴、心悸、胸悶、噁心、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體溫不超過38℃。在這個階段如能及時休息,脫離高溫環境,一般在短時間內即可恢復。如果出現 輕症中暑 ,上述症狀會加重,體溫多升高到38℃以上,出現面色潮紅或蒼白,大汗、皮膚溼冷、脈搏細弱、心律加快,血壓下降等呼吸、循環衰竭症狀和體徵。重症中暑者 ,病情更甚,可見高熱、無汗、面色潮紅、血壓下降,發生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中暑怎麼辦?

一旦發生中暑,應迅速讓患兒脫離高溫場所,移至陰涼通風處,敞開上衣,口服淡鹽水,可服用藿香正氣液,在太陽穴上塗抹清涼油;用冷水毛巾敷頭部、腋窩及大腿內側以加快散熱。如果已經出現重症中暑的症狀,應立即送醫院救治,以免延誤治療時間。

怎麼預防中暑?

鄧健主任特別提醒, 家長帶孩子外出遊玩一定要注意做到防暑降溫。儘量避免長時間在太陽下暴曬,露天在外要戴能遮陽的帽子。中暑最易在最熱的中午12時到下午2時之間,因此,延長午休時間,避開最熱時段外出遊玩。注意多飲水,一方面補充消耗之津液,另一方面,飲水補充了汗源,通過出汗有利於體表的散熱。

此外, 合理營養、適時休息也同樣重要。要有良好的睡眠,只有睡好喫好才能養足津氣,補充消耗。飲食上選擇新鮮的魚、蝦、雞肉、鴨肉等脂肪量少的優質蛋白食品,夏季瓜果較多,既富於營養,又清淡無膩味,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如西瓜、檸檬、葡萄、菠蘿、山楂、水蜜桃和杏子等。

炎熱的夏季不宜食用熱性食品,如牛肉、羊肉、狗肉、鹿肉、雀肉、辣椒、花椒、白酒等;不宜食用油膩食品,如花生、芝麻、核桃、年糕、糯米、糉子、油條、和奶油蛋糕等;冰鎮汽水、濃茶、咖啡等也不宜飲用過量,以免妨礙脾胃功能;喫生冷瓜果和涼菜時,要注意衛生,以防食物中毒。

推薦 夏日防暑藥膳

1

清暑祛溼湯

材料:冬瓜250g,豬脊骨100g,白扁豆15g,苡仁10g,蜜棗1枚。

做法:豬脊骨切塊,飛水,扁豆、薏仁浸泡30分鐘,冬瓜連皮切塊。上料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武火煮沸,轉文火煲1-2小時,以鹽調味後飲用。

功效:清暑祛溼,健脾益氣。其中冬瓜可清熱解毒、利尿消腫,解暑。白扁豆可健脾化溼,和中消暑。薏苡仁可清熱利溼。

2

白黃綠豆粥

材料:鮮扁豆50克,黃豆、綠豆各30克,大米50克。

做法:把材料放入鍋內,加水1000ml,煮成稀粥。每日分早晚2次食用。

功用:清熱解毒、健脾利溼、和中止嘔。扁豆可健脾消暑,黃豆可健脾潤燥,寬中行氣,綠豆可清熱消暑,利尿消腫,可緩解傷暑身熱煩渴、食少腹脹、噁心嘔吐等症狀。

3

冬瓜薏米水鴨湯

材料:冬瓜500g,水鴨半隻,薏苡仁20g。

做法:水鴨洗淨切塊,飛水;薏米洗淨,冬瓜連皮切塊。上料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武火煮沸,轉文火煲1-2小時,以鹽調味後飲用。

功效:可清暑祛溼,補益肺脾。其中冬瓜可清熱解毒、利尿消腫,解暑。薏苡仁可清熱利溼。水鴨可補益肺脾,滋陰養血。

4

消食薏梅湯

材料 :麥芽10g,稻芽10g,薏米10g,烏梅8g,冰糖適量。(約1人份)

做法:上料洗淨,浸泡30分鐘,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煲15分鐘,約成一碗。

功效:消滯化溼,生津止渴。其中麥芽、稻芽可消食化滯,薏米可清熱化溼,烏梅可生津止渴。

鄧健,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中醫科主任、中醫兒科教研室主任、副主任中醫師,從事中醫兒科門診工作10多年,具有紮實的中醫兒科理論基礎和臨牀診療水平。善於運用中醫經典理論闡釋疾病的病因、病機;擅長使用中醫四大經典裏的古方治療兒科常見病和疑難疾病;以中醫爲主,西醫爲輔,古方新用,中西醫結合診治患兒超過10萬人次,療效顯著,副作用小,獲得廣大家長歡迎。

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健康服務工作委員會和治未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溼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兒科專業、治未病專業和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醫師承項目導師,廣州市中醫藥學會理事兼兒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審覈:周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