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搖號”,杭州樓市的瘋狂還在繼續。

而這背後則是杭州新房和二手房價格的嚴重倒掛,買到即賺到。

有業內人士統計過,從2018年到現在,杭州至少已經有28個樓盤參與搖號的人數超過萬人。

爲什麼杭州樓市瘋狂上演“打新盤”?也許,回顧過去十年杭州樓市的軌跡,我們能找到一些答案。

2010-2015

時間再倒退一年,2009年的杭州樓市非常熱,與現在非常類似,開發商經常夜裏偷偷摸摸開盤,但大家一傳十十傳百,購房者往往也迅速排起了長隊。

整個2009年杭州新房成交量近8.1萬套,這個成交量比2006-2008年這三年間總成交量之和還多。

不過,從2010年開始,杭州開始調控,當年10月份杭州出臺的調控措施(背景是9月份國土部和住建部發文調控)。

核心有以下幾點:

1、 限購,無論新房和二手房,杭州市民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僅可新購買一套。

2、 信貸,首套房首付不低於30%,二套不低於50%,利率1.1倍起,三套房不得貸款。

3、 公積金,僅支持首套房,二三套停貸。

4、 取消稅收優惠。

此外,緊接着央行上調基準利率,並上調公積金貸利率。

2011年2月份,限購再加碼,杭州居民家庭僅可購買兩套住房。

這是全國性和地方性第一輪大規模調控,房地產行業所有參與者都非常不適應,所以效果非常明顯。

其結果是,2010年杭州新房成交量同比下滑36%,至5.2萬套,2011年同比再降29%,至3.7萬套。

資料圖:錢江世紀城

調控的背後,是杭州房價漲幅明顯過大。

整個2009年,杭州房價從年初的1.1萬元/平米爬升至年末的近1.9萬元/平米。到了2010年,杭州新房均價已經超過了2.5萬元/平米,是當之無愧的房價一哥,超過四大一線城市。

深層次則是2008年次貸危機,及隨後的4萬億。

次貸危機讓出口加工貿易受到重創,4萬億卻沒能讓大家再次迅速發力實體經濟,房地產成爲了蓄水池。

調控的同時,杭州在2010年至2014年間連續大規模供地,導致新房供應量連續供大於求,而需求受限於調控及人口流入停漲嚴重不足。

從2011年開始,杭州房價開始下跌,一直到2015年,杭州房價累計跌幅達到了40%。

具體來看,老城區由於以二手房爲主,跌幅相對較少,但偏遠地區比如下沙等區域,房價跌幅超過50%。

2016-2020年

如果說2008年的次貸危機,客觀上促成了杭州經濟轉型,那麼從2016年開始,這種轉型的成果才真正顯現。

以阿里巴巴上市爲代表,杭州圍繞電商、大數據和現代金融打造新經濟初見成效。

利好的還不僅如此,2015年,杭州獲得2022年亞運會主辦權,城市基礎設施開始啓動大規模更新。

2016年的G20更是將杭州拉回聚光燈下。

更重要的其實還是棚改,自2015年開始,貨幣化棚改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開,杭州更是非常積極。

2016年,杭州提出計劃用5年時間完成178個城中村的改造,2016-2020年的目標分別是21個村、22個村,27個村、32個村、76個村。

拆遷戶抱着大筆現金到處買房。

其結果是杭州新房庫存開始快速被消化,到2018年3月份,杭州市區庫存僅夠維持2個月。

由於杭州有瘋狂的基建需求,在賣地方面倒還是積極。

截至2019年末,中國有17座城市入圍GDP萬億俱樂部,杭州表現尤爲特別。

杭州以2746億土地出讓金位居第一,領先第二名的上海超過747億。

但杭州的高明之處還在於講概念,比如杭州這幾年規劃了一堆新區:望江金融科技城、武林新城、運河新城、奧體博覽城、錢江世紀城、湘湖新城、空港新城、紫金港科技城、西溪科技谷、之江新城、錢江新城、城東新城……

概念拋出來,開發商也在瘋狂追逐,土地價格節節攀升。

2017年3月份,杭州加碼了調控,擴大限購區域範圍,非本地居民社保門檻增加至3年,本地居民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不得再購買新房和二手房。

此舉的確明顯壓縮了外來購房者比例,但問題在於,2017年開始實施的新房限價政策,讓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差明顯存在,所以從那時起,各種搖號搶房的現象仍然非常普遍。

到今年4月份,易居研究院數據顯示,杭州新房成交均價比二手房成交均價低18%。

新房的限價政策一出,網紅盤便開始輪番出現,萬人搖號便是常態。

從人口來看,杭州自2015年也迎來爆發期,2015-219年,年常住人口增量分別爲13萬,17萬、28萬、34萬、55萬人。

在降低落戶門檻上,杭州也是動作頻頻,2019年5月,大專學歷,在杭州工作,繳存1個月社保即可落戶。8月份杭州給予應屆高校畢業生生活補貼,本科1萬,碩士3萬,博士5萬。到2020年2月份,ABCD四類人才分別給予800萬、200萬、150萬、100萬購房補貼。而且,A類不用搖號,BCDE類可優先供應。

可以說,杭州完全不缺買房的人,更不缺炒房客。2020年雖然有疫情的插曲,但大規模降低LPR並釋放巨量流動性,現在信用分期以及抵押貸比首套房貸利率都要低,這對於小微企業不計其數的杭州來說,獲取低成本資金非常容易。

透明售房網數據顯示,2010年,杭州新房均價爲2.5萬元/平米,而十年後的今天,杭州新均價不過是3.2萬元/平米,十年漲幅不過20%左右

十年20%,這個漲幅,無論是在一二線還是三四線城市,都是極其罕見的。從補漲的角度來說,也許杭州樓市的確有上漲的理由。但問題是,十年前的杭州房價實際上是嚴重虛高的。當然,大多數搖號的人根本不會關注到這一點,他們看到的是,房價的倒掛,資金獲取非常容易,是限價催生的買到即賺到,是各種購房補貼,是人口快速湧入,是即將到來的亞運會……

到目前爲止,政策層面並未釋放任何降溫信號,未來,萬人搖號,或將繼續上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