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公煲,是燒雞公與乾鍋雞混合命名的菜,湯汁濃稠偏少,一般都是先喫肉再煮菜,跟喫火鍋感覺差不多。我很愛喫雞公煲,每次走在美食街上,那種迷人的香味滿街道都是,一聞到味就肚子餓,感覺能喫好幾鍋,於是小縣城開的十幾家雞公煲連鎖店,幾乎都有我的身影,現在都能清楚地記得哪家的味道重,哪家的肉多,哈哈!

經常喫的一種食物,久而久之就大致能猜到用到的調料和做法,我見過他們店的後廚,其實都是半成品製作,半熟的雞肉加上祕製的醬料,添點水,3分鐘就能出鍋,這也就是餐飲店上菜效率高的原因之一吧。只是因爲太喜歡這種味道,所以每次做雞肉都會嘗試着調味,逐漸的就形成了自己的祕製方法,同事朋友跟着做,成功率100%。

雞公煲最大的味道就是醬味,口感微甜,鮮味十足,所以只要用對了調料,水熬少了,味自然就有了。家庭自制雞公煲,必須放的調味料就是甜麪醬、孜然、啤酒,這三者的混合能充分地激發出香味,你會發現雞公煲的味道就出來了,只要掌握這一技巧,做雞公煲從不失手,一週喫一次直接喫不夠。

祕製雞公煲

材料:麻雞一隻、蔥薑蒜、黃豆醬一大勺、甜麪醬一大勺、孜然粉一把、啤酒一瓶、鹽適量、生抽適量、料酒適量、八角、花椒、大料一點、白糖適量、乾紅椒。

做法:1.買一隻麻雞,一般市場上賣的都是這種雞,剁成塊後泡水裏,要多浸泡多清洗幾次,因爲做這個雞公煲是不焯水的,所以一定要盡最大程度洗去血水。

2.洗淨的雞肉一定要瀝乾水分後再醃製,放一勺料酒、薑片、蔥段、蒜片、一勺生抽、少量的鹽、一把孜然粉(孜然粒更好),用手抓勻後醃製半小時以上,中間要翻動一下。

3.起鍋燒油,加入花椒、八角、大料(家裏有的隨便一點)炒香,然後將雞肉放進鍋裏煸炒,不要直接倒進去哦,要稍微瀝水再放進去,醃製的料汁也不要扔掉,繼續翻炒。

4.等翻炒至雞肉發白收縮,這時已經沒大有水分了,加入一勺黃豆醬和甜麪醬、一點點的白糖提鮮,再將剩下的料汁倒進去,翻炒上色均勻。

5.倒入一瓶啤酒,不夠的再加點清水,剛剛沒過雞肉即可,扔幾個乾紅椒煮開。

6.煮開鍋後轉移到電飯煲中,按下煮飯鍵,靜等着熟就行了,口感滑嫩鮮香,汁濃味足,老少皆宜。

小貼士:此方法是曦媽自己總結的做法,最重要的就是甜麪醬、孜然、啤酒這三樣,其他的隨意搭配,最後熬得湯汁越少,味道越足,跟我一樣喜歡喫雞公煲的朋友們一定要試試,學會了做法,再也不用買着喫了,而且還能一次喫過癮。​大家好,我是曦媽,非常的歡迎大家與我共同探討美食家常做法,用最簡單的食材,做出不一般的味道,力爭將所有小喫搬進自家廚房,歡迎各位食友在下方留言,提出寶貴建議,互相切磋手藝,互相學習,讓我們共同在做美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做得更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