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历史而言,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它也有不同的解读。而且由于人们来说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所有对历史的认知和了解全部出自于史书之中,这也会让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差,再结合时代的背景,很多时候人们就会脱离原有的历史体系,让历史事实不断的被歪曲,被误解。

我们都知道,赵匡胤陈桥兵变之后,特别介意武将手中有权力。这样的开国方式导致后来,武将在宋朝的地位特别低,所以宋朝的军事经常被后人诟病,说宋朝一个泱泱大国却被周围的游牧民族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甚至还被迫迁都。

但是宋朝的民间却对三国时期的武将特别推崇,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呢?我们来看看吧。

宋朝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也让民间对于三国时期人物的解读出现了一个180度的转变,这样的转变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于英雄的崇拜,其实也体现了人民群众“重武”的倾向。

当时,北宋时期位于五代十国之后,属于政权经过分裂后又一个统一的时代。赵匡胤作为北宋时期的开国皇帝,其实他上位的过程并不光彩,是在后周君主对其极其信任下,发动兵变才坐上了皇帝位置的。

但是在古代中国特别推崇忠义的社会背景下,他这样的做法是与忠义二字相违背的,所以对他而言自然希望百姓们忘记这段事实。而三国时期的故事作为民间社会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曹操的经历又与赵匡胤的经历极为的相似,同样都是谋权篡位后才得到的政权,所以在这样的朝政背景下,民间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认知也渐渐形成了一股“尊刘贬曹”的局面。

对于这样局面的形成,最直观的体现在人们对于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的认知上。在北宋时期基本上所有人都认为诸葛亮是忠义的化身,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形象也是深入人心,在这一时期的诗词作品当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诸葛亮的身影,大多数也是对于他品质方面的赞扬。

对于北宋民间而言,大众阶级对于深层次的精神世界并没有很深的探讨,他们只是喜欢那个忠义的精神领袖而已,所以这些文人对于三国时期君主的赞扬并没有在民间产生共鸣,而人民对于三国时期的一些将领更为感兴趣。像是关羽不仅在民间是忠义的化身,也是骁勇善战的代表,在民间故事中他的武勇也在不断地被放大。

而形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只是因为宋朝军事羸弱,官府推行“重文轻武”思想,长期打压武人,反而促使民间渐形成“重武”风潮,为武人打抱不平。当然民间的“尚武”情节并不能代表朝廷对于习武之人的崇敬,相反还有着“文不换武”的现象充斥于朝堂之上。

所以在这种对于武将的严重压迫下,民间也难免会出现“尚武”情节,毕竟就任何事情而言从来都是物极必反,过分地对百姓的思想进行压榨,抑制武将的生存空间,民间的百姓自然就会让他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

而这就是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造成了人们对于历史认知的不同,朝廷对于习武之人的压制,人们也只能选择另寻出路,将这些感情寄托于民间的故事当中,这也是北宋年间民间“重武”倾向形成的主要原因。

对此,你怎么看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