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傅鵬博、趙楓、劉格菘、馮明遠、趙曉東……明星基金經理調倉路線大曝光

基金二季報披露如火如荼,各大明星基金經理的最新持倉陸續曝光。

在市場跌宕起伏的二季度,公募偏股基金普遍取得不錯的業績。睿遠成長價值混合、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混合、廣發小盤成長混合、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國海富蘭克林彈性市值等多隻明星基金經理“掛帥”的產品,表現也可圈可點。

他們最新重倉哪些股票?具體投資策略如何?如何看待A股三季度市場行情?先來一睹爲快。

睿遠基金傅鵬博:延續高倉位,增持國瓷材料

根據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報,截至二季度末,傅鵬博、朱璘和陳燁遠共同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基金的股票倉位爲91.13%,延續了上季度末高倉位投資策略。

相比一季度末的持倉名單,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基金二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整體變化不大,但進行了適當增減。

二季度,基金對國瓷材料、信維通信等個股進行了增持,使得國瓷材料一躍成爲其第一大重倉股,超越連續三個季度位列第一的東方雨虹。此外,人福醫藥、三諾生物兩隻個股爲新進重倉股,持股佔比分列第八、九位。

回顧二季度,基金經理表示,基金主要持有的優秀企業進一步證明了其管理能力和對於業績增長的緊迫動力,經歷過這樣一輪衝擊之後,相信這些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以及應對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展望下一個季度,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基金二季報表示,在目前的宏觀背景之下,聚焦企業切實的增長能力和邊界將是未來一段時期的工作重點,同時也將緊密關注宏觀政策的邊際變化,保持對持倉企業的敏感性,努力完成投資組合平穩運作的目標。

睿遠基金趙楓:倉位已超八成,三諾生物成第一大重倉

由明星基金經理趙楓掛帥,首發“吸金”逾1200億元、配售比例低至4.9%的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混合基金同樣備受關注。

而這份基金二季報也是該基金今年2月份成立以來披露的首份季報。

報告顯示,截至二季度末,該基金的股票倉位已達85.49%。從倉位看,該基金二季度末已基本完成建倉。

趙楓在二季報中表示,二季度以來,市場總體處於震盪恢復中,結合企業競爭力、長期成長性和估值等主要考量因素,自下而上進行了適度的組合優化,組合的集中度有所提升,行業配置則更趨於均衡。

值得一提的是,對比睿遠基金旗下兩隻基金二季度前十大重倉股名單,萬華化學、隆基股份、東方雨虹、三諾生物等四隻個股相同。三諾生物作爲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混合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也是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基金二季度的新進重倉股。

“展望未來,權益投資仍將是中國未來幾年最具吸引力的投資方向,更多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優秀企業的湧現,使得我們有機會通過深入的研究捕獲更多的投資機會。”趙楓稱。

廣發基金劉格菘:增持通威股份泰格醫藥

廣發基金明星基金經理劉格菘管理的廣發小盤成長混合基金今年二季度淨值上漲28.3%,大幅超越基準指數。

從持倉情況來看,基金二季度十大重倉股相較於一季度末增加了通威股份、泰格醫藥和中環股份,同時將中興通訊、中國軟件和贏合科技從重倉股名單中剔出,其餘重倉股與一季度保持一致。

回顧2020年二季度,劉格菘表示,市場分化比較明顯,優質成長股得到資本市場的一致認可。基金重點配置了以雲計算、半導體、醫藥、新能源爲主的成長行業。其認爲,隨着5G建設持續投入,未來行業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而以光伏爲主的新能源產業,隨着疫情的緩解,國內外需求共振,經濟性凸顯。在疫情面前,國內製造業產業鏈經受住了考驗。

國海富蘭克林趙曉東:增持金融、工程機械,減持高估值個股

趙曉東管理的國富彈性市值混合基金在今年二季度淨值上漲近20%。

從最新持倉情況來看,洋河股份取代了安琪酵母一季度末第一重倉股的位置。此外,趙曉東在重倉股組合中加入了中國平安和五糧液,將格力電器和貴州茅臺剔除。

回顧2020年二季度,趙曉東認爲,宏觀經濟從疫情的負面影響中逐步走出來,PMI數據連續3個月高於50;但二季度企業盈利仍不是特別理想。展望下半年,他表示,國內經濟有望進一步復甦,中央的政策以穩經濟爲主,這對企業盈利的恢復以及股市的穩健發展較爲有利。

總體策略上,趙曉東在行業上增加了低估值的金融、工程機械等板塊,減持了漲幅較高、估值並不低的個股。

信達澳銀馮明遠:前十大持倉變動較大,歐菲光成第一重倉

馮明遠管理的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基金,也在今年二季度走出一條漂亮的淨值曲線,淨值上漲24%。

相較於一季度末,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基金前十大持倉出現較大變動。一季度末第一重倉股長盈精密從十大重倉股名單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歐菲光。此外,立訊精密、鵬鼎控股、欣旺達、歌爾股份、順絡電子、德賽電池、長川科技和風華高科均爲新進重倉股。

回顧二季度,馮明遠表示,基金聚焦於新興產業領域,同時適當配置了一些傳統行業的公司。主要投資於通信、電子、計算機、新能源車、裝備、新材料、家電、食品飲料、傳統週期等領域。

展望未來,馮明遠認爲,疫情過後,5G後應用將會蓬勃發展,新能源車未來會進入千家萬戶,科技一如既往地將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