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胰島素國家帶量採購在即,一品獨大的甘李藥業壓力很大

記者 謝欣

消息越短事兒越大。

就在第三批國家藥品帶量採購開標日期逐漸臨近時,國家醫保局在7月17日發佈消息稱, 7月15-16日,國家醫療保障局有關司室召開座談會,就生物製品(含胰島素)和中成藥集中採購工作聽取專家意見和建議,研究完善相關領域採購政策,推進採購方式改革。

這一消息也意味着,帶量採購的品種範圍將從目前的化學藥上進一步得到擴展。此前,中成藥一直被認爲是面臨集採風險較小的品種,這次官宣顯然超出了預期;另一方面,隨着今年幾個大品種生物藥的生物類似藥陸續都有多家獲批,生物藥集採的聲音也在上半年陸續抬頭。

不過,除了以單抗爲主的生物藥外,疫苗、血液製品等也包括其中,而國家醫保局也重點在消息中強調“含胰島素”。這也幾乎確定,胰島素將確定入圍下一步的國家集採。

而巧合的是,國內胰島素的龍頭企業甘李藥業也在苦等多年後終於在6月底成功上市,集採消息放出後,甘李藥業和通化東寶這國內兩大胰島素巨頭股價都在今天大跌。但和被爆炒到千億市值的甘李藥業不同的是,通化東寶目前市值僅在300億左右,更加真實的反應出市場對胰島素產品的估值也未來預判。

目前國內胰島素市場玩家並不多,外資巨頭諾和諾德、禮來和賽諾菲三分天下,國內企業除了甘李藥業和通化東寶外,還有聯邦制藥譽衡藥業、和合肥天麥。

實際上,今年1月初,胰島素帶量採購就已在武漢先行試點,而與一些地市級城市單獨開展的地區帶量採購不同的是,武漢胰島素帶量採購是在國家醫保局支持下進行的,而現在再回看,這顯然是國家醫保局在決定全國推開前的一次地區試點。

由於胰島素的特殊性,其後續報價採購模式可能會與此前幾批國家藥品帶量採購有很大不同,而顯然武漢的操作模式很可能會與最後國家版的模式比較相同。

在武漢胰島素帶量採購中,從公佈的談判細則上看,一是將掛網的所有胰島素產品按二代(重組人胰島素)和三代胰島素(類似物)及功能分爲七個分組;二是根據階梯降幅來給予市場份額,弱降幅少於5%,將拿出對應產品2018年超過50%的份額,供同組內降幅大的企業分配;若降幅在5%-10%之間,則可直接獲得其原市場份額的70%;若降幅大於10%,則可直接獲得其原市場份額的90%;同組內每個產品剩餘部分進入替代總量,替代總量按50%、30%、20%的份額分配,降幅靠前(絕對金額)的前3家可以獲得。

不過,雖然細則中最多也就提到10%的最高降幅,但最終的談判現場殺價幅度顯然要大很多,有藥企談判人員淚灑現場。

根據中泰證券研報顯示,2018年國內胰島素市場整體規模略超200億元,最新版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顯示,中國糖尿病患者佔總人口的10.9%,每年新診斷患者達6.9%。計算下來國內2型糖尿病患者存量超過1.5億。

雖然從市場端,糖尿病患者的存量和新發數量都相對客觀,但實際上,與大衆認知中將胰島素與糖尿病治療緊緊綁定在一起不同的是,目前國內採取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比例僅佔所有糖尿病患者的6.5%左右。一方面胰島素需要注射帶來了很大的依從性問題,即使有各種長效胰島素陸續出現,但與口服相比其劣勢明顯;其次,DPP-4、SGLT-2等口服藥物,GLP-1等新型強效注射類藥物的出現也不斷蠶食着胰島素的市場。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的胰島素帶量採購中各家也可能掀起降價潮,但與此前化藥帶量採購不同的是,雖然外資巨頭必然會承受巨大價格壓力,但國內企業未必就能夠藉此彎道超車。

首當其衝的便是被市場吹捧成“胰島素中的茅臺”的甘李藥業,實際上甘李藥業的主要營收都來源於其重組甘精胰島素,2019年甘李藥業重組甘精胰島素銷售2097.4萬支,每支平均價格爲121.35元,粗略算下來佔公司總營收比例超過85%,其他兩個品種重組賴脯胰島素製劑與重組賴脯胰島素25R製劑銷售量較小。雖然有着做“中國的諾和諾德”的目標,但其一品獨大的產品結構則更像是賽諾菲的糖尿病佈局,而賽諾菲不僅重組甘精胰島素近年銷售持續下滑,公司也已宣佈放棄了糖尿病上的後續研發。

面對後續的集採,一方面大單品要面對降價壓力,另一方面在研的賴脯、門冬、德谷胰島素也很可能就要從一入場就採取低價策略,“胰島素中的茅臺”顯然要“壓力山大”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