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後戈恩時代”再出發: 內田誠如何帶領日產走出危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以純電動跨界車型Ariya的全球首秀和全新logo的發佈爲節點,日產汽車開啓了“Nissan NEXT”新中期事業計劃。

面向全球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趨勢,7月15日,日產汽車推出了全新戰略車型Ariya,新車型拋棄了日產使用20年的logo,懸掛了日產全新扁平化logo。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日產汽車20年來首次換標,也是日產汽車五年來首次推出全球車型。

在經歷了一年多醜聞影響和利潤大幅下滑後,日產汽車希望Ariya能引領公司的復甦之路。

“日產Ariya將見證我們(日產)的轉型,我相信這款新車將帶領日產汽車重回成長之路。”在日產Ariya完成全球首秀之後,日產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內田誠 (Makoto Uchida)第一時間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

“我們需要重視銷量業績,希望企業實現正增長,扭虧爲盈。我們想通過包括日產Ariya在內的新車型,來證明我們如何利用日產汽車的企業價值,來實現穩定增長。”在採訪中,內田誠多次強調“扭虧爲盈”。

同時,內田誠也迫切需要消除日產汽車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財務醜聞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並帶領日產恢復盈利。

日產發佈的2019財年的財務數據顯示,該年度日產汽車的銷售額爲9.8788萬億日元,較上財年減少14.6%;全球銷量減少10.6%,跌至493萬輛,最爲關鍵的是日產出現了6712億日元的鉅額虧損,這也是日產汽車近十年來的首次虧損。

6月29日,內田誠就鉅額虧損正式向投資者道歉,並表示將調整經營路線。如果在扭轉日產形勢方面失敗,不能改善日產的盈利能力,內田誠將辭去日產CEO職位。

“一方面要精簡固定成本和控制產能;另一方面,在產品研發層面,繼續對未來進行投資。”內田誠指出,預計到2021財年,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目標設定爲經營利潤率恢復到2%以上;截至2023財年,恢復至5%。

而在業內看來,無論對於上一年鉅額虧損的日產汽車還是對於內外交困的內田誠來說,此時日產Ariya的推出無疑是一劑“強心劑”,在一定程度上可振奮外界對於日產的信心。

補齊電動化短板

按照日產汽車雄心勃勃的轉型計劃,將在未來18個月裏推出12款新車型。其中,Ariya計劃於2021年年中在日本銷售,售價約500萬日元(摺合約32萬元人民幣),並在2021年計劃面向歐洲、北美和中國銷售。

“中國是日產汽車非常重要的市場,主要基於3個方面:第一,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第二,中國引領最新技術的發展;第三,中國市場擁有多元的消費者根基,除了首次購車的用戶,還有大量二次購車用戶。”7月15日,日產汽車首席運營官、首席績效官古普塔(Ashwani Gupta)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市場多元化的需求也成爲日產開發Ariya車型的重要原因。

同時,古普塔表示,日產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產品陣容不僅會朝電動化方向發展,還會向自動駕駛技術、安全和智能網聯技術方面發展。

“中國是智能網聯領域的引領者,擁有不同的應用程序能夠與社會、周圍的人進行互聯。通過這些技術,日產Ariya能夠提供同級別中最佳的車載/非車載應用,這將會提升日產品牌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認知。”古普塔告訴記者,在技術發展的驅動下,日產還將把e-POWER智充電動技術引入中國,並通過基於技術的多元化動力戰略來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而根據日產汽車此前發佈的爲期四年的新中期事業計劃,日產將以Ariya爲開端,預計到2023財年末,純電動車型和搭載e-POWER智充電動技術的電動化車型年銷量將超過100萬輛。同時,日產汽車計劃向20個市場導入超過20款搭載自動駕駛系統的車型,搭載自動駕駛技術的車型目標銷量將超過150萬輛。

其中,截至2023財年,日產汽車將向中國市場導入7款純電動車型,同時爲其核心產品引入e-POWER智充電動技術,在中國銷售的電動化車型將佔日產汽車中國總銷量的23%。

“從日產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在日系三強裏面比較慢,技術上的特色也並不是特別突出,不像豐田和本田在混動、純電動和插電混動等方面都有全面的推進。日產堅持的還是相對比較傳統的發展策略。” 7月20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

事實上,從2010年日產首款純電動汽車聆風上市之後到今年Ariya的全球首秀,十年間,日產在純電動領域的佈局並不多見。

“在電動化這塊,前期日產有很大的優勢,但近期表現並不理想,當然這裏面也有日產內部的一些問題。”崔東樹表示,“現在推出Ariya也算是補齊一個短板,用Ariya去試探一下市場的反應,再根據情況推出一些新產品。當然,日產的電動化還是要慢慢推進,不可能一下進入中國汽車市場。”

後來者Ariya能否破局?

十年前,在日產前任掌門人戈恩的推動下,日產Leaf聆風成爲全球純電動汽車的標杆車型,並一直保持着電動車市場全球銷量王者的地位。

2019年3月,聆風成爲全球第一款單車累計銷量突破40萬輛的純電動汽車。

然而,與聆風在全球市場的表現形成強烈反差,在中國汽車市場上,日產的純電動車型的推進似乎並不順利。

資料顯示,早在2011年,日產聆風就已經以進口方式進入中國,隨後在2014年9月,借國產車型啓辰晨風國產化,但26.78-28.18萬的高售價,以及啓辰品牌號召力的不足,最終導致晨風在2016年以停產告終。

而目前,東風日產推出的唯一一款電動車——軒逸純電的表現也不理想。今年1-5月,與聆風動力系統接近的軒逸純電車型僅賣出300多輛。

同時,包括特斯拉在內的一大批競爭對手在電池密度、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方面取得了關鍵進展,並抓住了中國大力發展電動汽車的機會,正削弱Leaf的領先地位。

因此,作爲日產汽車開啓“內田誠時代”的關鍵車型,Ariya能否複製聆風在全球市場的競爭經驗,對日產而言,至關重要。

“在我去中國任職前,將一款全球性產品引入中國市場後,銷量自然而然的就比較穩定。但現在,消費者的需求很可能不再基於一個全球一致的基礎。中國消費者和美國消費者的需求就相去甚遠。我們需要適應這種市場環境,這也是未來我們需要調整戰略和工作方式的領域。”內田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

而日產也將持續提升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度和投入程度,通過導入更加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與技術,充分利用聯盟的資源優勢。

“一個是我們需要爲本地市場,也就是爲中國市場設計車型 (design for market),另一個是對市場的快速反應 (time to market)。”內田誠在發佈會上指出,中國在新能源、自動駕駛和車聯網上會有強勁的市場需求,日產也將從動力總成、車聯網和主動安全配置這三個關鍵點滿足中國汽車市場需求。

此外,日產也在加快與中國本土企業展開合作,以維持在成本、技術上的優勢。

6月19日,日產發佈公告稱,將與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聯合開發適用於日產e-POWER智充電動技術車型的下一代車載電池。

然而,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姍姍來遲的Ariya能否後來居上,助力日產扭轉此前的不利戰況?“日產的電動化技術積累非常雄厚,隨着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認可以及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日產Ariya應該會有比較好的市場表現。”7月20日,汽車分析師鍾師表示。

同樣,在崔東樹看來,日產Ariya在中國汽車市場上有一定競爭力。

“從目前來看,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日產本身缺乏一定的純電動車型支撐,但同時中國汽車市場和消費者對日產品牌還是比較認可的。”崔東樹最後表示。

(作者:杜巧梅,尤雅婷 編輯:張若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