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恩,型·空间艺术画廊主理人,投资人、创业者、公益人。学医出身,后来从事过金融行业。从新加坡开始创业,创立新加坡瑞心国际服务平台。回国后投资浅葱小唱餐厅和ROOT INN酒吧,并创立了瑞颐和智能家居与型·空间艺术空间。

2020年5月17日,张瑞恩创办的型·空间举办了一场杨思明个人画展。画展规模不算大,开幕也很低调,但展出画作却分外隆重,杨思明在各个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品几乎全部展出,包括已被藏家收藏的部分作品。

彼时疫情影响还未结束,凤凰山艺术园区也将要被规划收回,园区内人心不定。张瑞恩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办展有些不寻常。

型·空间是一个艺术呈现空间,张瑞恩想要为艺术家、艺术作品和普通大众打造一架沟通的桥梁。在此非常时期,她用这场画展来表达自己对于艺术和服务的态度,也为艺术家和体验者带来一些惊喜。

每当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张瑞恩就感到困惑。她有很多不同的身份——创业者、投资人、公益人,涉足的行业和领域各不相同,看似彼此不相干的身份,都不能完全代表她,反而可能会让人觉得她做的事情多而杂。

但这些身份并不是孤立的、随意的,中间存在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关联。

作为创业者,张瑞恩创办了型·空间艺术空间和瑞颐和智能家居,探索空间体验和服务的体验;作为投资人,她投资了音乐餐厅浅葱小唱和科技创意酒吧ROOT INN;作为公益人,她参与组织发起了“南京之墙”,帮助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

这些都是她。外人也许难以索解,但张瑞恩明白,她做的所有事情,都有着相同的内核——服务和体验,这是她2016年从新加坡回来以后,一直在探索的主题。

在张瑞恩的服务和体验主题下,空间是一个明显的属性,无论是浅葱小唱、ROOT INN、瑞颐和,还是型·空间,都是在空间中融入优质内容,提升体验和服务,尽可能将服务的范围向外拓展。

相比于之前,在型·空间里她的服务意识体现得更为明显而全面。这是一个以艺术家和其艺术作品为核心的空间,同时关注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及体验、观看者的体验和艺术的呈现方式,既服务于人(包括艺术家和观众)的感受与舒适度,也服务于艺术本身。艺术品作为内容本身,既是内容和体验的呈现,也是被服务的对象。

我们可以将型·空间大致概括为:让艺术家在这里找到舒适的创作状态,让艺术作品在空间里得到完美的呈现,让观看者获得舒适的体验。如此一来,经由服务的贯穿,艺术家、艺术作品和体验者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也是一个模块化的服务闭环。

从张瑞恩做的事情种都能看到同样的痕迹,将服务和体验模块化,不止服务一个人、一个产品、一群客体,而是可以在特定场景下复制,使之服务于更广泛的大众。

要了解张瑞恩,必须追溯她的行为中始终贯穿的服务意识,才能理解她所做的事,也才能理解她的方式和意图,这一点至关重要。

这一切源于她最初从医的经历。小时候的张瑞恩,在自由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父母和长辈对她很宽松,唯一让父母不放心的是她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因此,父母希望她将来能从医,可以照顾自己的身体。后来她也如父母所望考上了医学院,毕业后在医院工作。

张瑞恩工作的科室是急救科CCU——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在CCU,张瑞恩形成了她最初的服务意识。

并且,这种服务不是普通的、无关痛痒的服务,而是在来势汹汹的心脏重症阴影下,悬在细若游丝的生命线上,因此“服务”二字在她心里是相当严肃的。在CCU工作,不仅要关注病人的病情,还要关注病人和家属的情绪,那时的她要在周围密布的监护仪器中间辨别病人体征的变化,一边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和安抚。为了做好心理辅导,她还利用业余时间修了心理学。

直到多年以后她辞去医院的工作,还常有病情复发的病人再次住院时依旧问起:“小张哪里去了?”

解决特定场景下的问题和需求,并关注全局,让身处其间的每个人都感到舒适——尽管当时还没有明确意识到,但这样的服务理念在当时就形成了,往后在金融、投资、家居和艺术行业的一步步探索和实践,都是在往这个理念里填充内容,使之更丰富,更完善。

从医之初,张瑞恩就为自己定下了5年的期限,然后离开医疗行业,去尝试新的事业。这期间她学了心理学、法律、会计、英文等很多方面的知识,为未来做储备。

最终她在医院工作了6年。辞职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希望她留在医院,尤其是科室领导,眼看着这样优秀的医护人员要放弃她在医疗系统内一帆风顺的职业成长路线,未免觉得可惜。不过张瑞恩去意已决,作为白衣天使的历程已然完结,她准备开启下一段人生了。

离开医院后的张瑞恩经过一段短暂的思考,选择了保险行业。原因倒也简单,她在医院看到很多患者因无法负担高昂的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对此心生不忍。

“其实很多病人在医学上是可以治疗的,因为钱的问题而放弃,对生命太残忍了。”从一开始她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保险销售人员,而是作为一个连接器,提供保险服务。在服务意识先行的导向下,张瑞恩在几年间就做到了全省乃至全国销售冠军,彼时的她为之感到自豪的,依然是用服务惠及了更多人。

连接器这个词,在日后张瑞恩的言辞中频频出现:“一端是需求,一端是解决方案,我在中间搭建一个服务场景,用让人感到舒适的方式来满足需求。”从保险行业而至金融,做投资服务,做投资人,以及后来做瑞颐和智能家居服务、型·空间艺术服务,都是如此。

在她的服务场景中,也愈来愈重视空间属性,因为要让人感觉舒适,空间属性必不可少,任何场景,首先是空间的体验。

最先的尝试是在瑞心公馆。当时她已经生了2个孩子,在新加坡生活多年,创立了新加坡瑞心国际服务平台,做投资、移民、留学、医疗等服务。张瑞恩把曾经在全球各国见识过和享受过的服务融于一体,在新加坡最负盛名的旅游区圣淘沙打造了瑞心公馆,位处一片私人海滩,不仅幽静、高级、优雅,而且舒适。

好评如潮,从此以后张瑞恩将服务和空间体验相提并论,把内容赋予空间,包括陈设、布置、装饰、设施等,以特定场景下的特定方式让空间变成内容本身,给人以舒适的享受,再辅以周到细致但是“润物细无声”的服务——这对于深谙心理学并且奉行服务先行的张瑞恩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她再以投资人的身份回到国内,没有像别人一样着眼于项目的回报,而是选择了空间内容非常丰富的浅葱小唱餐厅和科技空间属性的ROOT INN酒吧,在她看来,浅葱小唱的音乐内容体验和ROOT INN空间体验本身就是服务的一部分。她与创始团队深入沟通,把自己多年的服务理念和方法融入其中。目前为止她只投资了这两个项目,都是经过反复打磨,一经落地开业,就备受好评。

瑞颐和智能家居空间和型·空间艺术空间也都是内容和服务的结合。当张瑞恩谈到“服务”的时候,她指的不只是顾客,而是“让这个空间里的所有人都感到舒适”,这一点在型·空间体现得尤为突出。

型·空间位于南京凤凰山艺术园,一扇工业风的铁门,推开后迎面的墙上挂着一只兽头标本,然后是一系列雕塑和绘画作品渐次陈列,中间摆着一张长条桌。在这个工业风与艺术浑然一体的空间里,意外地设有休息室和厨房,窗帘、电器、灯光和洗手间设施都是智能控制的。

从2018年底产生想法起,经过几个月的计划设计,又用了几个月来细细打磨,型·空间才慢慢成形——用“打磨”这个词可以恰如其分地描述型·空间诞生的过程,很多东西都是手工一点点做出来的。

型·空间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画廊,也不同于艺术家工作室,更像是两者结合的艺术家画廊,艺术家可以在这里展示作品,也可以在这里创作。

对观看者来讲,这是一个体验空间,感受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对艺术家来讲,这是一个创作空间,以一种舒适的姿态将自己的思考投射到作品创作中去。而张瑞恩所做的,是在空间里融入服务,让体验者和艺术家都能感到舒适,为他们之间建立关系。

她的服务中充满了周至的关怀。由于凤凰山艺术园地处偏远,张瑞恩特意在型·空间增设了“艺术家大食堂”,无论体验者还是艺术家,都不用为吃饭不便而发愁。

“型·空间是艺术家与体验者的互动。只是用画展来呈现艺术家的作品还不够完整,他也有生活的一面和创作的一面,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他的生活方式和创作状态,对作品的认识就更加丰满,更打动人,对艺术的体验也更具象。”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里说:“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对普通人来讲,观看一场画展可能只会收获一些泛泛的印象,对作品背后的思考和艺术家本人毫无了解,对提升艺术修养帮助并不大。张瑞恩正是想把型·空间打造成一个连接器,让人们的关注点稍稍向艺术家偏移。

而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很多时候是与商业性抵触的,他们需要自由地创作,也需要一种舒适的状态来实现与市场的沟通和交流,这也是型·空间的作用之一。

所以说,在型·空间里,艺术家、艺术作品和受众都是体验者和被服务的对象,这是张瑞恩最完整的模块化服务闭环。

张瑞恩不是艺术家,她做的是艺术空间的呈现和体验,然而也不是艺术经纪人。从一开始,她就是以服务意识为导向的:“我们服务于谁?”

这样的想法在很多人眼里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一个创业或投资项目,如果不考虑赚钱,那要如何生存?但张瑞恩想得更长远,她所做过的事都是以服务为共同的底色,型·空间也是如此,她给出的回答是:服务于艺术家、艺术作品和普通大众。

艺术家需要的是安静舒适的创作环境,与市场沟通并不擅长;大众需要艺术来滋养生活,但缺乏艺术体验的途径;艺术作品是目的,也是内容本身,但需要人来为之呈现。张瑞恩的角色就是其中的连接器。

“我是以艺术服务的姿态在做艺术空间。把艺术家最好的状态和作品以一种成熟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艺术家和体验者都能感受舒适。”

她未来想要呈现的,是以型·空间为模板,打造一个画家村。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很远,但她的脑中有一张蓝图——这是艺术家聚集的地方,到处都有不同的呈现空间,人们在这里流连忘返,真正让艺术走进生活。

张瑞恩并非抗拒商业性,只不过她坚信服务才是商业的基底,因此,在投资浅葱小唱与ROOT INN的时候,她关注的是内容体验和服务,在创办瑞颐和与型·空间的时候,她关注的是空间体验和服务,“需求是从体验中产生的,我们把服务模块做好,市场自然会回应。”

张瑞恩经常自谦地把自己称为“义工”。她关注所有人的体验舒适度,服务所有人,唯独忽略了自己。

事实上,她也确实是一名义工。2016年,从新加坡归来不久的张瑞恩与几位朋友发起了“南京之墙”志愿者联盟,每周组织一次活动,最初是为那些生活条件艰苦的务工人员送衣物和被子,逐渐也为孩子、老人和弱势群体提供力能所及的帮助。

“我有一颗义工的心。”张瑞恩如此总结自己,“我只是做好服务这件小事,希望能帮助到别人。”

相关文章